大明永乐五年(1407年),永乐大帝朱棣攻灭越南胡朝,之后将其吞并,按照内地行政模式建立了交趾等处承宣布政使司,这离公元939年越南从中原脱离已近500年,朱棣沉浸在光复“汉唐故土”的荣耀当中。

然而,他还是高兴太早了,之后明朝一直无法控制越南,反而深陷泥潭,20年后,朱棣的孙子,明宣宗朱瞻基实在受不了,以“数年以来,一方不靖,屡勤王师”为由,正式从越南撤出。

次年,越南义军首领黎利建立了后黎朝,越南复国,明朝也正式撤销了交趾等处承宣布政使司。

600年前的“越战泥潭”,大明王朝吞并了越南为何又吐了出去

1407年-1427年,这是中原王朝在越南最后一次进行直接统治,只是以失败告终,那么,关于这件事的前因后果是什么样的呢?

我们还是先来看看越南的历史。

秦始皇统一华夏之后,开始大规模开疆拓土,向南征讨百越,将广东,广西打了下来,而越南北部红河平原地区和两广地区的地缘联系十分紧密,同样也被秦始皇收为版图,后来西汉还给这个地方起了个名字叫“交趾”

600年前的“越战泥潭”,大明王朝吞并了越南为何又吐了出去

不管,这块地方毕竟太远,中原势力辐射很弱,同化更是不彻底,所以此处一直是动荡不断,公元939年,趁着五代十国乱世,交趾地方势力终于脱离了中国(击败了当时“十国”里的南汉)。

600年前的“越战泥潭”,大明王朝吞并了越南为何又吐了出去

939年,越南脱离中国时的疆域

之后,越南与中原屡次交手,虽然需要名义上认中国当老大,成为藩属,但独立算是保住了,之后越南陆续经历多个朝代。

14世纪末,越南陈朝(1226年-1400年)衰落,国政被外戚黎季犛(后来其回其祖先姓氏“胡”)把控,1400年胡季犛直接夺位,建立胡朝,自称虞舜之后,改国号为“大虞”。 次年,胡季犛退位给儿子胡汉苍,自称太上皇,掌握朝政。

这种事情属于得国不正,按照古代的政治伦理,宗主国中国(明朝)是可以干预的。

此时的明朝是什么情况呢?朱元璋刚刚灭亡了元朝,十分希望重建起被元朝破坏得千疮百孔的华夷秩序和朝贡体系(也就是当周边各国名义上的共主),胡季犛夺位之前随意废立君主,这种不讲规矩的行为令朱元璋十分不满,所以其拒绝了越南(当时中国一般称为“安南”)的朝贡,胡季犛对此相当畏惧,篡位后更不敢让明朝知道,所以长期向明朝隐瞒这件事。

一直到1403年,朱棣“靖难之变”成功后,胡汉苍才嗅到了机会,他鬼话连篇,以“权理安南国事”(暂时管理安南国事)的称号向刚篡位的明成祖上表,诡称陈朝子孙绝灭,自称是陈朝皇帝之甥,受到群臣的推戴,请求受封安南国王。

600年前的“越战泥潭”,大明王朝吞并了越南为何又吐了出去

胡朝(1400-1407)

朱棣很怀疑,派人前往安南调查,不过此时安南已被胡氏掌握,所以明朝没有调查出什么疑点,于是最终明成祖封胡汉苍为安南国王。

得到了老大的认可,胡氏终于是名正言顺了。

但是,后面却发生了更有意思的事情,1404年,有一位名叫陈天平人从老挝进入明朝,自称是陈朝宗室,将胡季犛篡位一事告知了朱棣。朱棣再次派御史李锜前往安南调查此事。胡氏害怕事发竟派人追杀李锜,所幸李锜成功逃回了明朝,并将其全部告诉了明成祖,引起了明成祖的愤怒。

之后,朱棣又收到了边境官员的奏报,胡朝经常在边境制造事端,同时安南南边的邻国占城也派人来求救,表示安南多次入侵,请求明朝干预。这些事情引起了朱棣的密切关注。

不过胡朝此时脑子还清醒,不断向明朝上表谢罪,多次向明朝朝贡,并在边境问题上向明朝让步,并请求送陈天平回安南奉之为主。于是朱棣暂时扼制了出兵的念头,1406年初,朱棣派人率5000人护送陈天平回国。

而之后胡朝的一波神操作可以说是令人目瞪口呆:其在境内伏击了明军,俘虏陈天平后将其凌迟处死!

600年前的“越战泥潭”,大明王朝吞并了越南为何又吐了出去

朱棣本身也是得国不正,所以对“名分”看得很重,所以震怒了

胡朝不断骚扰中国边疆,侵略邻邦,又背信弃义,这不仅损害了明朝的国家利益,还严重损害了明朝作为宗主国的威信,整个明朝群情激奋,文臣武将纷纷表示要打击胡朝!

1406年7月,朱棣派总兵官朱能(后来在行军时病卒,由副将张辅代替)、左副将军沐晟、右副将军张辅、左参将李彬、右参将陈旭等领大军(越南史书称有八十万人,不过一般认为是夸大)分两路打进安南!

600年前的“越战泥潭”,大明王朝吞并了越南为何又吐了出去

此战明朝可以说是占尽天时地利人和,明军战力强悍,内部团结,而胡氏则是内乱交困,由于其倒行逆施,所以国内一片混乱,而外部还有占城这么个对手。明军势如破竹, 1407年在5月,明军活捉胡氏父子,战事胜利结束,花了不到一年,明朝就干净利落地解决了问题。

此时,越南已经被明军所掌握,可是,接下来如何处理?

对于明朝来讲,希望尽可能多地保留在越的影响力,新的越南自然要 “亲明”,同时又能保持安南国内稳定。最合适的人选自然是前朝陈氏的后代,但陈氏已经绝灭了,明朝找不到合适的代理人。

于是乎,明成祖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策:直管!当年农历六月,明成祖下诏,以陈朝子孙被胡氏杀戮殆尽,无可继承,又受当地官吏耆老“原复古郡县”的请求为理由,在越南设置交趾等处承宣布政使司(其实就是行省),将之直接管辖。

600年前的“越战泥潭”,大明王朝吞并了越南为何又吐了出去

明朝统治下的安南

“得府州四十八,户三百三十万”——《明史》

这等于说是,明朝吞并了越南!

后面的事情我们知道,明朝统治越南失败,最后消化不良又退出来了,所以后世很多这是朱棣的失策,当然,越南此时从中原脱离已近500年,当地人早习惯自成一国,风俗习惯也已和中原有了较大差异,明朝如此行事无疑会增加自己的统治成本。

明成祖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决定?首先是因为前期战事太顺,所以其心态乐观,其次,光复汉唐故土无疑是很大的武功,这对于喜好功绩的朱棣来说,诱惑是巨大的。

“自唐之亡,交阯沦于蛮服者四百余年,至是复入版图。帝为诏告天下,诸王百官奉表称贺”——《明史》

不过从当时的情况看,明朝是有机会消化越南的,因为之前就有一个先例——云南!云南在古代很长一段时间都独立于中原之外(南诏,大理等),一直到元朝灭大理国,中原王朝才控制了云南,然而元朝统治并不稳固,大理段氏等地头蛇在云南仍有很强的势力。

600年前的“越战泥潭”,大明王朝吞并了越南为何又吐了出去

一直到1381年明朝南征,才彻底打下云南,之后明朝进行文明同化,大军镇守,移民屯垦等措施,才将云南牢牢把控。

永乐时期,明朝鼎盛,消化一个小小的安南国力足够支撑,而且安南本身也深受汉文化影响,如果明朝施政得当,控制越南是可能的,一旦彻底控制越南,无疑会极大程度提高明王朝在东南亚的威望,如果再配合郑和的船队,明朝会真正的创立起自己的“宗藩体制”,开创帝国霸业。

但是,明朝施政不当!

明朝为消化越南确实是下了功夫,比如将安南精英送往南京深造,培养其“亲明”思想,在基层官吏中给安南本地人留出名额,同时在安南进行文化同化政策…这些政策虽然起到一定效果,但却只能是杯水车薪,总体来说,明朝在安南的统治相当失败。

首先,明朝在安南的经济政策相当严酷:加紧开取交趾资源,运回内地。凡是金银矿产,都设官督民开采。在山林地区,令人寻找象牙、犀角。在海滨地区,令人下海采集珍珠。另外,土产如胡椒、香料,以及珍禽异兽如鹿、象、龟、雀、猿、蛇等,都大肆搜刮,导致怨声载道。

600年前的“越战泥潭”,大明王朝吞并了越南为何又吐了出去

推翻明朝统治的黎利被越南人视为民族英雄

而吏治也是相当失败,按理说新开辟的疆土应该派遣志虑忠纯之人进行怀柔统治,以安民心,而明廷派往安南的官员通常是就近从云贵地区的官员中派过去,而这些地方的官员很多本来就是流放过去的,能力和素养都相当差,他们在安南大肆鱼肉百姓,给安南人民造成极大困扰。

这些暴政导致安南地区人民起义不断,虽然明军实力强悍,小动荡被悉数扫平,不过安南地区的混乱局面使得明朝统治成本相当的高。

600年前的“越战泥潭”,大明王朝吞并了越南为何又吐了出去

安南遍地起义

事情闹到这个地步,明朝也清醒了,知道安南的局势非要整顿,其派遣张辅再征安南,张辅的能力很强,其以雷霆之势横扫各路叛军,又建置州县,增设驿传递运,加强对安南的控制,同时整顿吏治,缓和了安南社会矛盾。

可是,张辅好不容易做出一点成绩后,北方蒙古入侵了,朱棣又把他调回去了!这一政策饱受诟病,后世通常认为,若让威望极高的张辅长期镇守安南的话,安南的局势会逐渐稳定。

600年前的“越战泥潭”,大明王朝吞并了越南为何又吐了出去

果然,一年后,交趾再乱。

1418年2月7日,安南清化省蓝山乡豪族黎利起义,这便是越南历史上著名的 “蓝山起义”的序幕,明军迅速反扑,然而征讨多年都没有平定此乱,黎利此人的军事素养很高,其采纳了正确的方略,迅速在越中地区做大,逐步成为明军的第一号对手

“先取茶隆(在今越南乂安省),略定乂安,以为立脚之地,资其财力,然后返斾东都”——黎利麾下悍将黎只。

1426年,黎利在崒洞之役大破明征夷将军王通,次年又在支棱之役中击败明朝援军,击杀大将柳升,这两仗歼灭了明军主力,使得安南地区的力量对比逆转。

600年前的“越战泥潭”,大明王朝吞并了越南为何又吐了出去

此时的安南完全成了明朝的一个包袱,每年空耗大量财政却无进展,1427年,尽管户部尚书夏元吉以及英国公张辅拼命反对,明宣宗还是决定放弃这块地方,结束了明朝在越南的失败统治。同时,明王朝在东南亚的威望也受到极大打击。

自此之后,中原王朝再没有直接统治越南。

作者:云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