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看到一篇文章《孔子等圣人也是人间凡胎,感谢盗墓送来真历史》。浏览了这篇文章后,就发觉这篇文章是拿孔子、尧舜禹等圣贤人说事,不禁就想聊一聊这些总也说不清楚的历史。

一、孔子

孔子一生最有争议的地方,诛杀少正卯了。少正卯是春秋时期鲁国的大夫,他官至少正,能言善辩,是当时鲁国的“闻人”(著名人物)。少正卯和孔丘一样,都开办私学。他多次把孔丘的学生都吸引过去听讲。在鲁定公14年,孔丘任鲁国大司寇(即代理宰相)后,上任后七天就把少正卯杀了,还曝尸三日。罪名就是:少正卯是“小人之桀雄”,“心达而险、行辟而坚、言伪而辩、记丑而博、顺非而泽”故而不可不杀。

孔子的这五条罪状翻译出来就是:学问通达但心肠险恶,行为不正却坚持不改,所言非真理却有善辩,只见到社会众多丑恶现象,顺应并传播社会非主流思想。用现代的话来说,这卯少正大概就是一位学识广博、能言善辩、且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社会负能量传播者,专门和现有社会秩序唱反调,故而孔子杀之。

至于卯少正当年究竟是怎么个唱反调法,现在已经无从考证了,故而后世的一些人根据孔子和少正卯都办私学,且孔子的学生都跑去听卯少正的课了,臆想为孔子是因为嫉妒而杀卯少正的。于是这个事件就成了孔子一生中最有争议的事件,到现在也扯不清。

二、竹简书《记年》

据说2011年南昌市郊区的一座西汉古墓中发现了一本书,叫《记年》,此书记载了从上古皇帝到战国魏襄王二十年间的历史,时间总共超过两千年。这本历史中,关于许多内容的记载,都异于正史。

比如说,关于后代称颂的尧舜禹的禅让制,《记年》却是这样记载的:“昔尧德衰,为舜所囚”,还说“后稷放帝朱于丹水”。意思是,尧是被舜监禁的,尧的儿子被舜的亲信流放到了丹水。而关于这段史料,《韩非子-说疑》中也有类似记载:“舜逼尧,禹逼舜,汤放桀,武王伐纣;此四王者,人臣弑其君者也。”如果按照这种说法,历史上儒家关于“禅让仁治天下”的历史依据就要打个问号了。

再比如说,关于商代相国伊尹,正史记载说,商国君太甲沉迷酒色,伊尹规劝不听,故而将其流放。三年后,太甲改过自新,伊尹将其重新迎回,并归还大政。而《记年》中却称,伊尹位高权重欺压幼主,将其流放自己称王,三年后太甲从流放地潜逃回来,杀了伊尹,重新登上了帝位。如果这样,历史上的仁德之贤相也就不存在了。

然而无论正史,还是《记年》,其所载都无法得到证明。并没有证据显示尧舜禹的禅让制是假的,也没有证据能说明尧、舜、禹禅位其实是一个弑君的过程。至于伊尹和太甲之间,究竟是不是和谐的君臣关系,也不是正史或《记年》中的几行文字就能确定的。如果想真正弄清楚,或许就只有传说中的时空穿越了。

三、不是成书时间早,可信度就会高

有的人认为《记年》是在西汉墓中发现的,其成书当在西汉或西汉之前,据此判定《记年》的可信度会比较高,以此来否定正史,这实际上是说不过去的。不能说成书较早的文字就一定比成书较晚的文字更为真实可信。为什么呢?

先别说那些千年前的事情了,就以现在来论,如果你自己写一本自传,你的父母、朋友乃至交恶者也分别为你写传记,你想想看,你的自传和这些传记中的“你”会不会是一样的呢?不仅不一样,甚至可能大相径庭。也就是说,哪怕眼下的历史,也都是千人千面,说不清楚的。

为什么会这样呢?还是《楞严经》中说得透彻,所谓的这些历史传记,不过是“识心分别计度,循业发现”而已。故而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业力立场,所发现的自然也就不一样了。对于同样一件事,比如说,同样是“不讲究穿着”这种小事。彼此善业深者,记录时会评价说“豁达简朴,穿着不拘小节”;而彼此恶业深者,记录时会评价说“穿着不合时宜、寒碜吝啬”。后世人若读之,会不会感觉这记载的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人?

还要说明的是,面对同一事件多种说法,读者会倾向于认可哪种说法,这完全取决于读者自己的“循业发现”。同样的,即使真的能够“穿越”,但是否能如实解读,也是一个问题。比如说,我们正生活在这个时代,这个时代发生的许多事,从来都是众说纷纭的,有几个人解读清楚了呢?无非都是依着自己的习气选边站而已。

由此可见,所谓的历史记载,皆都烙上了记载者各自的业力之印。而自己的认可倾向,不过是自己“循业发现”的结果,如果能这样看待历史,就能不为历史中的各种争议所迷惑,如此,才能真正地读懂历史,从历史中觉悟真性。

四、不同的心态,对同一历史就会有不同的解读,吸引不同的命运。

有一部流传很广的电影叫《自然法则:吸引定律_心想事成的秘密》,这部电影的主旨就是告诉人们,有什么样的心态,就吸引什么样的运势。韩非子和孔子的人间命运,似乎也正说明了这一点。

韩非子认为物欲是人们行为的出发点,他以“人臣弑君"来看待尧舜禹那段历史,就一点也不奇怪了。他认为“好利恶害”是人的普遍本性,从而也感召到李斯等“好利恶害”的利欲小人在其周围,并因为他们的嫉妒,韩非子最终被下狱毒死。这个事情似乎也印证了一句老话:你心里不招鬼,鬼会来吗?

韩非子主张法制,实行君主专制,以此加强中央集权。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采用了韩非子的学说。但是,韩非子的轻罪重罚思想,导致了后来因为滥用权利的暴政。秦朝国祚十四年,是一个有很多第一但十分短命的王朝。

孔子以仁爱为出发点,他以“禅让仁政”来看待尧舜禹那段历史。后来的统治者,为了维护君主专制,将其赋予“仁政”的色彩。而这种专制中的“仁政”,使得儒家学说源远而流长,经千年而不衰,这也同时说明,孔子倡导的仁德之政乃是民心之所向。

孔子宣扬“仁”,命运待他也“仁”。且不说孔子生前声誉很高。就以死亡而言,孔子也是预知时至的。根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

孔子病,子贡请见。孔子方负杖逍遥于门,曰:“赐,汝来何其晚也?”孔子因叹,歌曰:“太山坏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因以涕下。

这里的“太山坏乎”等句,说明孔子预知自己的生命行将终结。而预知时至,也是一定程度的觉悟象征。

孔子死后,众弟子纷纷前来为孔子守墓服丧,三年后“治任别归”。子贡听过前面孔夫子的《曳杖歌》,更是独为夫子守墓六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