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角风谈西游第167期)

上一期我们提到了比丘国,可以看出,这个国家的人民还是非常友善热情的,国家也治理的井井有条,如果没有一千一百一十一个小孩风波,这个国家绝对是可以媲美大唐的和谐美好的国家!

但是总总迹象表明,这里的一切都是提前设置好的了,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考验唐僧到底能不能过关?

我们也知道,在这之前唐僧经历过太多的劫难了,包括取经内部矛盾,与道家的矛盾,与凡人的矛盾,与佛家的矛盾等等。但是唐僧的整体表现是让佛祖不满意的,所以在这之后的取经路上,接连出现考验唐僧的举动,那么在比丘国到底考验了唐僧哪条呢?

本期杨角风谈西游:唐僧在比丘国面对如来佛祖的考验犯下三宗罪,也预示他即将灭亡!

1、不合格的唐僧

在杨角风谈西游前面的章节也提到过多次关于唐僧的罪过,比如其中的戒酒,唐僧至少是喝过三四次酒的:“陛下,酒乃僧家头一戒,贫僧自为人,不会饮酒。”

唐王送行的时候,结果还是喝了!三藏道:“贫僧吃素,但是未曾戒酒。须得几杯素酒,与我二徒弟吃些。”

等到了女儿国,他又说自己未曾戒酒了,那么他跟唐王说的头一戒是假话吗?

不打诳语,他也犯了不知道多少次了,这里就不用举例子了,光一个给孙悟空戴紧箍儿就不知道说了多少谎话!

杀生戒我在之前的文章中也提过,他也已经犯了,比如女儿国堕胎!

偷盗戒他也犯了,比如五庄观偷人参果,虽然他不是主犯,那也是从犯;在女儿国说的难听一些,那落胎泉水也是偷来的,唐僧是主使;在青牛精那里,也是偷了人家衣服不承认,最后被扣的!

再到后来的色戒也犯了,跟女儿国国王结婚,到走也没有取消婚约;在蝎子精那里更是泄了自己的元阳,还以为别人不知道(在杨角风谈西游第115-122期详细阐述过);在蜘蛛精那里更是挪不开脚步,造成的被抓!

其他的胆小怕事,贪生怕死,不怜悯,不慈悲等等都表现的淋漓尽致,尤其是在通天河一难,孙悟空阻止他过河,他不听,说出什么非要尽快去取经,好普度众生,难道他的眼中就看不到陈家庄的人就是最需要他们拯救的吗?

2、对唐僧的考验(一)

所以等到了取经的末期,几个大魔头该除的已经除掉了,太上老君也不再阻拦,佛母那边的情况也摆平了,取经内部矛盾也解决了,弥勒佛也不敢设障碍了,连不听话的孙悟空也除掉了,那么下一步就是真正考验这些人到底能不能成佛?

作为如来佛祖的二弟子金蝉子化身(当然,我之前的文章说过,唐僧并不是金蝉子转世),是要成佛的,可是眼前这个胆小怕事的唐僧,没有一颗普度众生的心,怎么成佛?

而南极星翁作为当年托梦给唐僧母亲的神仙,其实是一直关注唐僧的成长的,毕竟这个唐僧就是他托付给观音菩萨的!

关注了近十年取经动向的他,终于是坐不住了,接了如来佛祖的指令,派出了自己的坐骑,前来执行唐僧的终极考核!

所以,才在取经队伍到来的前几天,安排好了装小孩的鹅笼,暗中观察唐僧等人进入,于是派出了第一个提示:老军伸伸腰道:“长老,长老,恕小人之罪。此处地方,原唤比丘国,今改作小子城。”

果然唐僧此时的表现还是非常棒的,听孙悟空转述以后,也觉得奇怪,于是打算进城看看再说:但只见家家门首一个鹅笼。

等孙悟空打探清楚以后,汇报了唐僧,并告知他里面装的是小孩,打算看看唐僧怎么反应,结果唐僧是:三藏见说,疑思不定。

3、对唐僧的考验(二)

对于老军的第一个提示,唐僧虽然疑惑,但是并没有追根问底,而是疑思不定的走了,是的,他走了,直接进了驿馆,紧接着驿丞继续给他提示:悄悄而言道:“适所问鹅笼之事,乃是当今国王无道之事……”

驿丞巴拉巴拉把情况都给唐僧说了,可是唐僧的表现非常匪夷所思:唬得个长老骨软筋麻,止不住腮边泪堕……

看来,他胆小的毛病还是没有改啊,当然也可以理解成他比较仁慈,心软,对待不公的事情看不过去,这样理解也不错!等孙悟空出了主意以后,唐僧却害怕了:急躬身反对着行者施礼道:“徒弟呵!此论极妙,极妙!但只是见了昏君,不可便问此事,恐那昏君不分皂白,并作谣言见罪,却怎生区处?”

他怕自己会被治罪,这也是唐僧犯下的第一宗罪,在拯救孩子面前,他更关心的是自己会不会被治罪?

后来在孙悟空的保护下唐僧终于去见国王了,这时候,如来佛祖对唐僧的第二个考验开始了,考验他对佛法的理解能力,他的回答是这样的:“为僧者,万缘都罢;了性者,诸法皆空。大智闲闲,澹泊在不生之内;真机默默,逍遥于寂灭之中。三界空而百端治,六根净而千种穷。若乃坚诚知觉,须当识心:心净则孤明独照,心存则万境皆清……

当然还有很多,我只截了开头的几句,而这几句其实是出自《鸣鹤馀音·心地赋》,是三于真人写的,三与真人,全真教的:世事无穷,观来尽空,既向玄门受教,便于心地下功。大智闲闲,澹泊在不生之内。眞机默默,逍遥于寂灭之中。原夫要长灵苗,先持心地,六根净而千种灭,三界空而百端治……若乃坚成学道,须当了心。心静则孤明独照,心存则万境皆清……

4、对唐僧的考验(三)

此时的如来佛祖最希望唐僧念的是佛经,哪怕就是从乌巢禅师处学的多心经也行啊,可惜他偏偏弄出个四不像来,这哪里是传佛教啊,整个全真教都来了!

也就是关于佛经的考验,唐僧也不合格!

不过如果佛教背诵的不好,只要境界达到也行啊,于是国丈提出,唐僧一人之心可以拯救一千一百一十一个小孩的命,这也是如来佛祖给唐僧的最后一个提示,结果唐僧的表现是:忽闻此言,唬得浑身是汗,口不能言。

猪八戒也不忘继续激他,说行的好方便,救得好小儿,在不住的说风凉话,此时的唐僧彻底吓傻了,忘记了自己的使命,竟然要给孙悟空当徒弟:三藏道:“你若救得我命,情愿与你做徒弟也。”

如来佛祖当年成佛的时候,天帝为了考验他,变成老鹰追兔子,佛祖护住兔子,老鹰说你想让我饿死吗?于是佛祖提出拿身上等量的肉换兔子命,结果割完了全身的肉才跟兔子等重,而感动天帝,从而释迦摩尼就此成佛!

在比丘国这里的考验是一模一样的,国丈是故意提出要唐僧的心换小孩命,可惜唐僧这次考验仍然是不合格,没有普度众生的觉悟,也没有办法成佛!一个得道高僧,为了自己的生命,给徒弟当徒弟都行,脸上抹猪尿泥也成,这样的考验结果,如来佛祖肯定是不满意的!

而张纪中导演显然发现了这个问题,于是拍的时候改了原著,变成了唐僧主动要拿心换小孩命,最后是孙悟空拦着不让他去……

其实这种才是佛祖想看到的结局,因为唐僧在拿起刀的那一刻,寿星自然会现身,甚至如来佛祖都会过来阻止,只要这个动作有了,成佛自然就是板上钉钉子的事情了,也就不会有凌云渡唐僧之死了……

我叫杨角风,换一种视角看西游,你会发现不一样的乐趣!喜欢就请关注吧!(只针对小说中的人物,原创文章,不喜勿喷)

前情回顾:别被吃小孩心肝的比丘国国王蒙骗,真正需要拯救的人其实是唐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