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你做到这一点,就能避免95%以上的非法集资骗局

非法集资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二是集资诈骗,其中集资诈骗的性质要比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性质更为恶劣。在我国的刑法中,只有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和集资诈骗罪,并没有非法集资罪一说。

2018年网贷雷潮期间,有不少P2P平台都被警方立案侦查,有的是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立案,有的是以“集资诈骗罪”立案,那么两者有什么区别?

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立案的平台,没有把从投资者那里吸收来的存款借给融资方,而是挪作他用,比如投资其它项目,但这类平台存在盈利的可能,也有还钱的意愿,只不过由于经营不善或投资失败,而导致资不抵债,从而无法运营下去。

以“集资诈骗罪”立案的平台性质就非常恶劣了,平台上发的基本上都是假标,平台宣传出来的股东背景、资金实力、融资状况都是虚构的,一开始就没有持续经营的可能,窟窿会越来越大,最终平台很有可能卷款跑路。这类平台干的就是非法集资的勾当。

第二类平台一旦被立案侦查,很有可能钱财都早已被挥霍得差不多了,投资者最终能追回来的资金会非常有限,所以在投资者之前一定要擦亮眼睛,不要被平台给迷惑住了。

非法集资的主要特征包括:1.非法性,比如不具备吸收公众存款、代客理财等资质,却偏偏干这些业务;2、社会性,面向不特定群体公开吸收资金,而并非面临少数特殊群体,受害的群体比较多;3、利诱性,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股权或实物等形式给投资者还本付息,往往利息会比较高;4、公开性,通过网络、短信、线下广告等方式公开宣传。

非法集资活动涉及的行业领域五花八门,形式也非常多样化,几乎所有年龄层的老百姓都有可能中招,其中老年人的比例最大,主要是因为老年人不太能分辨真假,并且容易相信他人。要想避免掉进非法集资的坑里,首先你要了解不法分子都会给你设下哪些陷阱。

1、虚构投资项目

非法集资的企业会虚构非常高大上的项目,比如政府背景加持,或者是海外国际知名公司持股,比如香港国际**投资公司,政府**养老投资项目,**高新科技产业等。不仅项目是虚构的,就连公司高管都是假的,包装出一个海外知名高校或企业出来的厉害人物。

比如当年的e租宝捧出来的美女高管张敏,毕业于法国佩皮尼昂大学,后来加入e租宝,成为其背后的母公司钰诚集团的总裁,当年央视、北京卫视、安徽卫视、地铁、高铁、公交、网络上都能见到张敏的身影。但实际上张敏只是e租宝实控人丁宁手下的一颗棋子、一个傀儡,根本没有什么业务能力。

2、装点高大上的办公场所

不仅公司背景是假的,高管是假的,连办公室都是假的,他们会在城市的繁华地段租一个高大上的办公场所,面积很大,窗明几净,工作人员看起来都非常干练。另外,公司里确实也都有正规的营业执照,但实际上只是个空壳公司而已。等到骗局被揭发之后,这些不法分子会立刻逃之夭夭,你再上门讨要个说法的时候就会发现,办公室已经人去楼空。

只要你做到这一点,就能避免95%以上的非法集资骗局

3、高息,还是高息

高息几乎是绝大部分投资骗局的共同手段,也是众多受害者掉入陷阱的最大原因。这些所谓的投资理财机构会设置一个非常有诱惑力的收益率,比如10%、20%甚至更高。很多人都知道收益越高、风险越高,但是在前面高大上背景的铺垫之下,他们被洗脑了,认为这就是一项非常有前途的投资项目,拿到高收益理所应当。

说到底,还是经不住高息的诱惑啊。

当然,不法分子一开始会让投资者尝到一点甜头,先高额返息,这些受害人在拿到第一笔回款和高额的利息之后,迅速对公司产生信任感,于是加大投资额度进行又一轮的投资。实际上,这些不法分子完全掌握了投资者的心理活动,正在放长线钓大鱼呢。

4、熟人作案

熟人作案在传销中比较常见,在非法集资活动中也不少。犯罪分子会让投资者去发展“下线”,让周围的亲戚朋友也来投资,拉来的人和钱越多,自己就能拿到更多的分成。首先,这些投资人已经被洗脑、失去理智了;其次,每拉一个投资者他们都能拿到更多的收益,会促使他们不断去游说身边的人来一起投资。

怎样识别、防范非法集资陷阱?

其实只要你不贪图高息,就能避免95%以上的非法集资骗局。

2018年6月,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在第十届陆家嘴论坛上说:在打击非法集资过程中,要努力让人民群众意识到高收益意味着高风险,超过6%就要打问号,超过8%就很危险,超过10%要做好损失全部本金的准备。

有些投资者就会说,郭主席说的太严重了,现在个别民营银行的存款利率都能达到6%,信托的收益率在8%、10%以上很常见,这些不可能都是非法集资吧?

两种观点都有道理,郭主席只是说要打问号、很危险、可能损失全部本金,但并不意味着收益率超过6%、8%、10%就一定会亏本,只是说亏本或是陷入非法集资骗局的可能性会大很多,当投资者看到这些高收益产品的时候,要去调查、去思考为什么会有这么高的收益率,而不是一味相信投资机构的话。

收益率确实是衡量平台或产品是否安全的重要标准。

只要你做到这一点,就能避免95%以上的非法集资骗局

此外,你不熟悉的领域、平台、产品千万别碰;平台的背景要亲自到工商管理系统去查,钱千万不要打到个人账户,不要人云亦云、盲目跟风,亲朋好友和专家推荐的产品不要不经思考就去购买。

公安机关还总结了一些非法集资的常见情况,提醒广大老百姓务必警惕:

1.以“看广告、赚外快”、“消费返利”等为幌子的,能很容易拿到钱的大多是陷阱;

2.以投资境外贵金属、期权、外汇、股权等为幌子的,表面高大上,其实都是假的;

3.以投资养老产业可获得高额回报或“免费”养老为幌子的;

4.以私募入股、合伙办企业为幌子,但未办理企业工商注册登记的,或者登记的是空壳公司;

5.各类虚拟货币、区块链之类的投资;

6.打着“扶贫”、“慈善”、“互助”等旗号的;

7.在各种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发放广告的,比如商场、超市门口;

8.以组织考察、旅游、讲座等方式招揽老年群众的,毕竟很多老年人都爱占便宜啊;

9.投资理财公司、财富管理公司网站及服务器都在境外的;

10.要求交现金,或是向个人账户、境外账户打投资款的。

非法集资套路深,千万要擦亮双眼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