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的财报可以说是大多数人在关注的,8月20日,小米发布了上市以来的首份财报。各大券商机构在财报发布之后更新研究报告,其中,小米的IoT是各大券商机构特别看重的部分。摩根大通、高盛等8家机构均继续保持20港元及以上目标价,西南证券电子首席分析师陈杭就在研报中还表示,小米在IoT领域的角色,极其类似亚马逊之于早期互联网,并且给出了小米30.3港元的目标价。

另外,财报还显示,小米巩固了IoT的领先地位。从财报中可看出,截至2018年第二季度,连接有小米IoT设备的用户就有大约1.15亿名,环比增长15%;拥有5台以上IoT设备的用户接近170万名,环比增长19%。看似是件小事,但其实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细节。因为小米IoT可以给AI发展提供得天独厚的条件,包括应用场景、用户、流量和数据。

财报中还提到,小爱同学的活跃用户在一月内就超过了3000万人,唤醒次数总计约有50亿。而这也意味着小米的物联网数据即将开始爆发式增长,并很可能产生“梅特卡夫效应”,即网络的价值与设备数量的平方成正比。小米在这一方面投入了大量心血。IoT+AI”的组合不仅能够优化用户体验、增强产品竞争力,并且将成为MIUI之后,小米互联网服务的又一重要流量来源,其未来想象空间十分巨大。

同时,天风证券副总裁、新财富白金分析师赵晓光曾表示,“小米通过硬件掌握的精准化数据,未来应该会有很大变现的空间。”可见,如果小米还不是一家超级互联网公司,也正走在成为超级互联网公司的路上。

可以说,即便不是看数字,小米从产品上来说,也已不单纯是手机公司了。已经可以从财报看出,IoT的爆发式增长。而这也主要来自现有产品的热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