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

北京大学法史学博士 金融学博士后

时任上海道台兼江海关监督的吴健章照会各国领事,拟恢复海关工作,希望英美领事馆返还“代收”的关税。阿礼国自然不肯返还,还借机提出,应当募用外国人帮办税务,将关税征收置于三个缔约国对海关行政有效管理之中

在湖北省武汉市汉口沿江大道95号,伫立着修建于1924年的江汉关大楼。1858年,《天津条约》签订,汉口成为新增的对外通商口岸之一。1861年,汉口开埠;1863年,江汉关正式成立。

江汉关的主要职责:一是征收进出口税、二是缉私、三是长江上下游航道的测量与建设,还曾管辖邮政。起初,进出口关税均归上海稽查缴纳,在上海缴税后进入长江中下游,任何一个港口均可卸货。但湖广总督官文对此十分不满,向总理衙门上奏折提醒:“汉口巨商大贾,迁移一空,所到洋货,皆于汉口各行中暗中以贸易货运载上船,并不交进口货物清单,亦不报出口货物数目,以致毫无稽查……迢迢长江千里,随处皆可上货下货,任其自便,实存欺蔽之明验也。”

当时恰逢太平天国“匪乱”,官文还不忘吓唬道:“且有内地奸商,船插英旗,借此影射偷税,甚至将禁运货物,如米粉、木植、钢铁、铜铅等物,装载下船,虽严饬沿口各营炮船详查,终难免私售贼匪等弊。”他在奏折中提到,若不在长江中游设立海关,除了两湖地区的税收会流失大半外,更会导致不法商人“私售贼匪”。恭亲王和总理衙门意识到了事态严重,决定在汉口设立海关,收取在上海未完缴的进口税和在汉口装船的出口税。

于是,1862年1月1日,江汉关设关。英国人狄妥玛被派往江汉关代办税务。正式开关后,狄妥玛成为首任税务司。人们可能会奇怪,总理衙门决定设海关,怎么会由英国人任税务司。其实,早在1854年,由洋人“代办”税务已在位于上海的江海关成为一种惯例。1853年9月,小刀会起义,江海关被攻占。驻沪英国领事阿礼国和美国副领事金能亨颁布了《海关行政停顿期间船舶结关暂行条例》,将英美领事馆变成两个临时海关,代收关税。

小刀会撤离后,时任上海道台兼江海关监督的吴健章拟恢复海关工作,希望英美领事馆返还战时“代收”的关税。阿礼国自然不肯返还,还借机提出,应当“募用外国人帮办税务”,将关税征收“置于三个缔约国(英、美、法)对海关行政有效管理之中”。他说,“如果听任中国人自行采取有效的办法,以保证关税的公平和高效率的税收,是完全没有希望的”。在三国领事的威逼下,两江总督怡良只得同意,成立一个由三国领事提名并经中方委派的洋员组成的“税务管理委员会”。

委员会的首批税务监督由法国人史亚实、美国人贾流意和英国人威妥玛共同担任。自此,中国海关的税政大权落入洋人之手。因此,1862年,江汉关在汉口开关,英国人狄妥玛任税务司,就显得顺理成章了。 和在江海关一样,江汉关的税政是由华洋合作办理的。前文提及的税务司可以说是外方税政一把手,而中方的税政负责人则是由湖广总督任命的海关监督。他不仅负责税款的保管、支拨、核查,而且承担了大量涉外的事务,如通商贸易、租地契约、签证护照、涉外纠纷等。江汉关首任海关监督是郑兰,首任税务司是狄妥玛。1863年1月1日,江汉关在郑兰的出席下正式开关。

有关海关监督和税务司的关系和职能,1864年,英国人赫德拟定的《税务司章程》第27条有明确规定:海关监督是最高首脑,负责税款征收与保管,监督税务司的工作,向中央报告各省截留和上缴税款的情况,有权任免税务司。然而实践中并非如此,海关监督往往是旧官僚出身,对新式海关的业务并不熟悉;加上税务司只服从总税务司的指令,海关监督被架空的趋势已不可避免。1867年,北洋通商大臣崇厚指出:“(各口关督)情形不熟,多有将税务事宜,专委之于税务司者,因而税务司之权日重,洋商但知有税务司而不知有监督矣。”

既然不参与税务工作,海关监督平素都做些什么呢?原来,作为和洋人打交道最多的官员,海关监督肩负着处置华洋纠纷的职责。例如,1865年12月3日,一名法国医生带着狗走过游击街都司尹昌景家门口时,一时兴起挑逗自己的狗向尹家狂吠。尹家的一位客人不堪受辱,操起长矛就将狗刺伤了。双方扭打起来,造成多人受伤。此事后由郑兰与法领事达伯理协商,并将都司尹昌景等人革职拿问后,方算了结。

1911年1月21日,英租界发生了轰动一时的“吴一狗事件”。车夫吴一狗拉着车从英租界大舞台向怡园方向走。一印度巡捕用警棍向车上一打,吴误以为他要坐车,遂将车停下。不慎将车轮碰到巡捕脚部。巡捕大怒,棍打脚踢,致吴当场毙命。大智门至一码头的人力车夫见此情况,又得知地方官无力管辖租界事务,当晚在华景街一带鸣锣聚会。次日,市民400余人在一码头集结,与英人发生冲突。一英国人开枪打死一人。车夫、市民激愤扔石回击。英领事悍然调集水兵600余人,开枪致华人死7人、伤10余人。江汉关监督齐耀珊带兵丁赶来,喝令华人退走时,眼部还受飞石击伤。

尽管受伤,齐耀珊仍难得地捍卫着华人的权益。当英领事来函质问其为何袒护华人时,齐耀珊回复道:“虽系华人扰害租界治安,然英人竟在江汉关前开枪击毙一人,激起众愤,遂有抛砖投石头、毁坏椅凳及殴伤华官之举,皆英兵枪击人命所致……华人所毁租界之凳椅,华官自认赔偿。然人命重于器物,华人惨死多人,贵总领事如何赔偿,希明白见复。”公文交涉往返三次,英总领事恐此案难以善果,后禀呈英驻北京公使,与外交部直接交涉。

可以看到,虽然能做的事有限,海关监督仍然在努力办理着“洋务”,维持着华洋秩序——尽管此时,他们本应管理的税政大权早已旁落,由英人掌握多时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