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的时候出了不少汉奸,能对汉奸第一人发起冲击的就要数洪承畴和吴三桂了。小编今天就要先来说说吴三桂。吴三桂,明朝辽东人,祖籍江南高邮,锦州总兵吴襄之子,祖大寿外甥。明末清初著名的政治、军事人物。明崇祯时为辽东总兵,封平西伯,镇守山海关。

天下第一关:山海关

1644年,李自成率大军逼近北京,崇祯命镇守宁远的吴三桂入卫京师。没想到吴三桂都还没赶到北京,崇祯就自杀了,大明亡。吴三桂立马又掉头回了山海关。这个时候吴三桂面临了腹背受敌的境地,吴三桂不可能两面开战。摆在他面前的选择就两个,一个是投降大清,一个是投降大顺。但是那个时候大清算外族,投降大清吴三桂也知道会被骂作汉奸,投降李自成的话,李自成刚刚才推翻明朝,作为明朝的旧臣,这叫什么话。所以那个时候的吴三桂一定很纠结。

陈圆圆

一开始吴三桂是选择投降大顺的,虽说不忠,总是比汉奸好的。正在这时,吴三桂北京的密探回报,北京的吴府被李自成的手下刘宗敏抄家了,吴三桂说不要紧。密探又说老太爷也被刘宗敏给抓起来了,吴三桂也说不要紧。最后密探说,吴夫人陈圆圆被刘宗敏给玷污了。

吴三桂一听,怒发冲冠,发誓必灭李贼,不杀刘宗敏誓不为人。

吴三桂和陈圆圆

接下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吴三桂投降清廷,引清军入关,很快就攻下了北京,将仅仅在北京待了42天的李自成赶出了北京。有很多人都说吴三桂当时有很多别的考虑,比如是一怒为红颜,比如让李自成和大清互相消耗。但是,引清军入关的这个行为就算有再多的考虑都是愚蠢的,俗话说:“请神容易送神难”,也正是这个举措,改变了历史的走向。而大清统治中原,居首功的可以说是吴三桂。

1644年4月的形势图

自古以来长城都是中原对付北方少数民族的最重要防线。在没有长城的时候,战国时期的燕赵就一直受到北方匈奴的骚扰。汉高祖刘邦从建国开始,一直到文景之治,大汉都只能选择屈辱的和亲纳贡政策,一直到汉武帝时期才解决这个问题。西晋时期,由于塞外诸民族趁着八王之乱內迁,北方汉人处于五胡乱华的最黑暗时代。五代十国时期同样,由于石敬瑭将燕云十六州送给契丹人,塞外游牧民族直接进入中原地区,导致宋朝从立国到灭亡都没有完全统一全国,一直到明朝才真正的收回北方长城以内失地。

长城以内的燕云十六州

有此可见长城是多么的重要,无论是五胡乱华,蒙古入侵,还是清军入关,对汉人来说都是黑暗的时间段。在冷兵器时代,让中原的农耕步兵和塞外的游牧骑兵在平原作战,实在是太艰难了。

看一下当时的实力情况,当时李自成的队伍基本都经过多年野战,步骑兵都经受过锻炼。1642年之后经历过多次大规模攻坚。高级将领有十年以上作战经验。做为刚刚建国并夺取北京的胜利之师,这支队伍士气正旺。李自成带到北京的队伍大约二十万。

李自成

大清军队成军三十年左右,骑兵较强,有一定攻坚经验。做为常胜之师,士气高昴。中级以上将领,都是职业武士。多尔衮带入山海关的部队,约有十四万。

可以说当时的李自成和多尔衮都是常胜之师,也都身经百战,胜负之数五五开。就算清军强一些,如果当时吴三桂投靠的是李自成,加上吴三桂的军队,背靠天下第一关的山海关,清军是人全战死都进不来的。

三藩之乱图

清朝同撤三藩的决定粉碎了吴三桂世镇云南的美梦,吴三怪气急败坏又打起了反清复明的口号反抗大清。吴三桂反清起初形式非常有利,得到了各方势力的响应,也打了不少胜仗。这个时候他却急于称帝,导致了各方势力离心离德,各怀鬼胎。吴三桂一死,反叛军登时土崩瓦解

可以说从古至今,中国已经吃了很多内乱的亏,很多时候都是各自为政,让敌人有了可乘之机。说到底吴三桂就是唯利是图,一切以自己的利益为中心,说汉奸一点不为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