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春笋食用有讲究 当心变成“春损”

又到了吃春笋的季节,笋有脆嫩甘鲜、爽口清新、味道鲜美、食而不腻的特点,不少喜爱春笋的市民早已经食用过了。不过,市二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唐俊提醒,笋性味甘、微寒、无毒;利膈下气、化热消痰爽胃。多数用于食用,一般不入药。但却滑利大肠,无益于脾。网上流传的“刮肠篦”的说法,其实是成立的。但假如食用的方法不对,春笋就会变成“春损”。

据唐俊介绍,现代研究发现,笋含有一定量的蛋白质、糖类、胡萝卜素,还有维生素B1、B2、维生素C,以及钙、磷、铁、镁等,含多种人体必需氨基酸。笋中纤维素含量较高,在肠道内可以减少人体对脂肪的吸收,增加肠道蠕动促进粪便排出,不仅能防治便秘,而且可降低与高血脂有关疾病的发病率。此外,笋不含脂肪、淀粉少,属于天然低脂、低热量的食品,是肥胖者的减肥佳品。

采访中有市民表示,特别喜欢吃嫩春笋,在家里的做法一般都是炒或烧菜,吃在嘴里脆脆的,很香。而每年此时,笋子米粉也因此备受欢迎,不少市民表示,吃的就是嫩笋味儿。

但事实上,春笋并不是想怎么吃就怎么吃的。唐俊提醒说,如果吃笋方法不得当,可能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的伤害。

首先,春笋食用不宜过量。在食用笋时,应将它烧熟煮透,那么大部分草酸在高温下分解,又减少其涩感,使味道更鲜美,也不用担心食用春笋会导致结石了。

其次,笋中所含的草酸很容易和钙结合成为草酸钙,因此患有泌尿道结石的人不宜多吃。而且,因笋中含的草酸会影响人体对钙和锌的吸收和利用,所以生长期的儿童及骨质疏松者不宜多吃笋。笋系寒凉之品,大病初愈、妇女经期产后、有过敏性哮喘的人不宜吃笋。笋还能助发疮毒,发湿毒,故凡湿疹、痈疮患者,也应忌吃笋。

当然,空腹也不宜吃笋。春笋含有较多的粗纤维,空腹食用会刺激胃粘膜,吃之前先吃饭或喝点热汤保护胃壁会比较好。春笋不易消化,生冷食物也难消化,二者同食会对肠胃造成双重刺激,让肠胃功能紊乱,诱发肠胃不适。

唐俊表示,春季是过敏高发期,春笋中含有大量难以消化的粗纤维,同时还含有草酸,大量食用可能诱发哮喘、皮炎、过敏性鼻炎、荨麻疹等过敏性疾病。所以吃春笋应先少量尝点,如发生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进食。

记者 | 刘芳

编辑 | 林静

来源 | 德阳晚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