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她》是从一幕强奸戏开场的,突如其来的扭打、撕扯之后,于佩尔那张表情古怪又意涵丰沛的脸出现在一片狼藉之中,故事接下来的走向,向人们展示了一种诡异的宁静,她淡定地宛若一切都未曾发生。于佩尔扮演的米歇尔是一名电子游戏公司的老板,她照常上班,讨论那些琐屑的事务,周旋于幼稚的儿子,无聊的前夫、虚伪的情人和闺蜜之间,对英俊的邻居保持幻想,对强奸的事假装遗忘,但事情却开始走向了古怪的方向。

作为女儿,米歇尔一直奋力规避父亲给自己留下的烙印。她父亲是个曾经臭名昭著的连环杀手,在她小的时候,父亲被捕时,她无助又迷惑的面容接连不断地被新闻媒体披露在节目中,直到现在,仍然没有被他人遗忘。这个身份施害于她,却也给她某种古怪的力量,孩童时期的慌乱与惶恐造就了她日后的人格,如今,她一次次自虐式地回看新闻中自己的影像,这是一种对于自身原初身份的微妙审视与反思。

那场强奸,成为了催化剂,最巧妙的是,她幻想的英俊邻居竟然是那个一身黑衣的强奸犯,她的渴望和她的厌恶在真相被揭露的瞬间扭曲而怪异的合二为一,强奸,这种对女性的伤害与控制,被突然扭转和稀释。电影把女主角的职业设定为电子游戏公司的老板,那些充斥着性和暴力的游戏画面,形成了对她真实经历的关照,暴力的怪兽和夸张的侵犯,成为了对她生活的翻模和嘲讽,而这游戏又都是她亲手监督制造出的幻象。这成就了这部电影中邪魅、反讽又悲情的诗意。

作为母亲,她的儿子懦弱而无能,娶了一个暴躁的妻子,不敢承认她诞下的孩子不是自己的骨肉;作为女儿,她的母亲要和一个比自己还年轻的男人结婚;作为妻子,丈夫早已离开……这一切如果放置在男权视角下,米歇尔注定是悲戚的角色,但《她》的故事中,一切正好相反,每一个男性角色都显得猥琐不堪,各自承受着被弃之如敝屐的结局,而最后一幕,米歇尔和闺蜜挽手走向远方,这是个标准的女权向的团圆结局,向男权投下近乎恶趣味的骄傲一瞥。

《她》虽然是一部氛围比较压抑的电影,但却是对当代人内心欲望以及不可描摹的灰色地带的一次颇具野心的写意。倘若你遇上了和女主一样的经历,你是会选择用法律维权把自己放在风口浪尖,还是选择息事宁人,以暴制暴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