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姓是血缘的标志、婚姻的纽带,潮闽及台湾地区素来有“萧、钟、叶三姓一家”的说法,三姓不通婚,为什么会有这种说法呢?要追溯其原因还要从一个人说起,他就是广东潮阳萧氏的开基师祖萧洵。

萧洵,字仲川,为潮阳开基之祖,原居福建漳州,宋理宗端平二年(1235年)以明经授潮阳县知事,任内清廉公正,爱民如子,深受当地百姓拥戴,被挽留落籍潮阳。

萧洵落籍潮阳之后由于事务实在繁忙,便从此再也没有回过漳州,由于自己的双亲健在,萧洵实在不放心,便将自己的儿子昭元派回漳州侍奉父母。

昭元接受父亲的嘱托只身返回漳州老家,一天,当他到诏安县分水关,寄宿客店时,突然染病不起,生命垂危,幸运的是有叶氏父女细心照料才拣回来一条性命。叶家无子,膝下独一女,品貌气质尚可,于是昭元为了表达对叶氏父女的救命之恩,便入赘叶家,做了上门女婿。在古代老百姓认为入赘是很不光彩的,何况昭元还是知县之子,于是昭元没敢将自己的事情告诉萧洵。

时间过得很快,几年时间就这样过去了,昭元也已经有了三个儿子分别是:规、真、植。不幸的是病魔再次降临在了昭元的身上……

再说萧洵,儿子已经接受自己的嘱托走了几年了,但始终不见消息,于是萧洵再也坐不住了,便和家丁沿途寻觅儿子的下落,这一次当萧洵沿着儿子的路再次来到诏安分水关时,被雨水所困又恰好投宿在了叶氏父女所开的店。萧洵见店里三孩嬉戏,外貌竟与自己的儿子极像,其中一孩手里拿着的赫然就是自己送给儿子昭元的那把扇子。于是萧洵便叫来店家询问,这一问才知道事情的真相。

叶公告诉萧洵,这家店本是他岳父钟公的产业,因膝下无男,叶公入赘钟家,生一女,即是昭元的妻子。最后经萧洵和叶公商议决定,昭元三子中,长子规姓萧、次子真姓叶,三子植则姓钟。于是萧昭元三子便继承了三姓,直到今天广东、福建两地仍然恪守着三族不通婚这样的规定,共认一祖宗(萧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