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发房颤门诊

点击关注查看更多

上次的科普知识我们介绍了需要植入体内除颤器(ICD)的病例,那么这台小小的机器是如何完成体内除颤功能的呢?

ICD和

普通起搏器有何不同?

ICD是起搏器的一种,是具有除颤功能的起搏器,那么它和普通起搏器究竟有哪些不同呢?

1. 电池

ICD要完成电除颤功能需要瞬间释放出足够的能量,因此对电池的要求很高

为了保证足够的电量,早期的ICD体型硕大,可以达到700-800g,随着技术的进步由电容器取代了电压放大器,ICD的重量不断的缩小至70g左右,已经逐渐接近普通起搏器的重量(20-30g)。

2. 导线

此外,除颤电极导线与普通起搏导线具有很大的差别。

ICD的电极导线需要在除颤时传送很大的电流,因此导线设计成一种带有线圈的特殊电极导线,因此电极较粗,随着技术的进步现在的除颤电极已经和普通的起搏电极的粗细相仿了。

什么是

电除颤?

到底什么是电除颤呢?

从原理上来讲,电除颤就是使用较为强烈的电流,使其迅速通过心脏,终止心脏的一切电活动,然后使整个心脏的电活动重新开始。

体外除颤器

我们平时常用的体外电除颤器,就像电视剧中经常出现的那样,有两个除颤的手柄,分别将其置于胸骨左缘及心尖部,充电后放电,电流在两个除颤柄之间形成回路,使电流通过心脏,达到终止心脏电活动的目的。

图自医疗剧《豪斯医生》

体内除颤器(ICD)

那么体内除颤器是如何工作的呢?ICD进行电除颤有两种途径,一种是除颤电极为单线圈电极,电极的线圈和脉冲发生器构成电流的回路,另外一种电极是双线圈,一端位于脉冲发生器端,另外一端位于电极头端,两个线圈之间形成电流回路。具体选择由医生酌情决定。

ICD的

工作原理

第1步:监护、对比

ICD植入体内后会自动对植入者的心跳进行监视和分析,以患者正常的心跳作为模板。

第2步:诊断、放电

当发生心律失常时,对其形态和频率与正常的心跳模板进行对比,从而得出诊断,一旦ICD诊断为室速或室颤,即开始按照医生设定的方案进行治疗或者放电。

第3步:再次对比

放电结束后再次对心跳进行比对和分析,如果已经恢复正常,即进入监视阶段,不再给予治疗;如果发现治疗失败,会按照设定的参数给予更大的电流进行治疗。

第4步:记录、随访

每次放电治疗都会进行详细的记录和储存,以便医生调取相关信息,调整治疗参数。目前部分ICD还具有远程监测随访功能,患者在家中就可以通过电话线发生信息给医生,使医生了解ICD的工作情况。

今天的内容向大家介绍了ICD的基本情况和工作原理,那是不是只有出现了晕厥、黑朦才需要植入ICD呢?还有哪些情况需要植入ICD?下周三的科普小知识时间,不见不散。(文丨何树楠)

觉得不错,请分享和评论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