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山西省高平市汤王头村的村民贾某在自家的庭院中,准备挖出一个洞穴来作菜窖,淡季的时候就可以储备足够的新鲜蔬菜来食用了。可是,他这一挖,不小心就发现了一座古墓。墓穴中,没有尸骨被发现,也没有任何陪葬品,有的,只是那精美的建筑。墓室的结构十分精巧不说,在那藻井部分,砖木肯定都是出手自巧夺天工的工匠,才有如此精妙绝伦的外表。贾某在发现古墓后,就被这豪华建筑给震惊了,他笑纳了这个古墓作为菜窖来使用,用后不就,才发觉自己的不妥之处,便予以闲置。直到两年后,才有考古队得到消息,来到此地考察。

  考古队进入墓穴一看,真的是叹为观止呀!墓穴的用料应该是晚唐到五代十国时期的主要用料,不仅修建了竖穴土圹墓道、拱形墓门、长方形墓室和四角形叠涩藻井,还有数条甬道互通有无。这样开阔的墓穴,墓主人一定很有钱吧?可是,考古人员不得而知,为什么呢?前面我们说过了,这个墓穴中,没有任何陪葬品,甚至,连人的尸骨都不存在。这么豪华的地方,不住人,可真是可惜呀!不过,对于考古人员来说,墓穴中的其他事物,比人的尸骨,更为有趣。

  在墓穴之中,整齐地摆放着一桌菜肴,经历千年之久,早就已经腐烂了,但是,有些菜肴的样式,还是能够看出来的。比如,在其中,有一碗板栗,板栗的果实已经不在了,外壳却是依旧坚挺着,没有被细菌腐蚀,其他的菜色,看起来都是些素食,绿色健康,可以看出来墓穴的主人十分注意自己的身体。更为有趣的还要算上墓主人刻在墙上的一句话:“墓有重开之日,人无再少之颜。”

  看来,我们的墓主人是一位多愁善感的文化人呀,他在感叹,自己修建这么豪华的墓穴,终究有一天,还会被后人打开,盗墓贼也好,考古学家也罢,命运总是相似的,可是,墓穴虽然还在,等到那个时候,自己的青春,早就逝去不知多久了,恐怕连自己,早就灰飞烟灭。笔者猜想,这也是墓主人最终没有“入住”豪华墓穴的原因,斯人已逝,葬在哪里又对他有什么意义呢?不如随风飘逝,化作尘土,重新归于天地。

  人的一生是短暂的,不管长寿与否,终究都有死去的那一天,我们的青春,更只是短暂的人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汉乐府《西门行》一诗中“夫为乐,为乐当及时。”告诉了我们一种及时行乐的人生态度,或许,我们大多数人,是应该的学习这样的洒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