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从“贸易战”看减税:相当于将2017年的实际关税税率降低约 30%

  进口关税税率并不能体现贸易壁垒水平

特朗普政府频举贸易保护大棒的一个重要理由就是美国与其贸易伙伴之间存在不平等的关税,例如美国对欧盟进口汽车征收2.5%的关税,但是欧盟却对美国汽车征收10%的关税。事实上,以单个例子来说明关税税率,存在很大的偏颇。而且在实际运行中,由于各种名目繁多的关税减免,也很难根据名义税率水平判断实际关税到底是高还是低。在现实中, 一个简单判断关税壁垒水平的就是计算实际加权平均税率水平。公式为实际征收的关税比上进口总额。

计算结果显示:

一是中美两国之间的实际税率水平并不像想象中差距那么大。2016年,中国实际关税税率为2.48%,而美国实际税率为1.58%,相差约1%。考虑到中国还将对日常消费品和药品减免关税,两国之间的税率差距有可能进一步缩小。

二是近年来中国实际关税税率确实有上升态势。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实际关税水平从4%左右的水平降到了2的水平。之后持续下降,至2006年降至最低水平。2006年以后,随着内需尤其是消费需求的扩大,高关税的消费品进口增多,导致实际关税抬升。

但是图1显示,关税对进口产品价格的影响要远低于进口环节增值税和消费税。2017年,关税实际税率为2.48%左右,而进口环节增值税和消费税实际税率则达到12.18%。而且2008年以来,进口环节增值税和消费税的实际税率水平迅速提升,从当年的9.29%提升到12.18%,征收额也从当年的7391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12784亿元。与此对应,2017年征收的关税金额为2604亿元,仅为当年进口环节增值税和消费税的五分之一。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美国,美国没有增值税,也就不存在进口环节增值税。美国有消费税,但为各洲的地方税,在销售终端销售之后征收,与中国由海关代征形成鲜明的对比。不同的征收方式给了企业完全不同的观感,企业往往将进口时征收的进口环节增值税和消费税视作进口壁垒。由于进口环节增值税和消费税要显著高于进口关税水平,在直观上也就形成了中国进口贸易壁垒水平高的印象。

增值税改革将降低实际进口壁垒

两会期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按照三档并两档方向调整税率水平,争取全年为企业和个人减税8000亿元。3月2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深化增值税改革措施,宣布从5月1日开始,将制造业等行业增值税税率从17%降至16%,将交通运输、建筑、基础电信服务等行业及农产品等货物的增值税税率从11%降至10%,预计全年可减税2400亿元。

2017年,增值税收入5.6万亿。按照增值税增长7.5%计算,在不调整税率的情况下,2018年增值税收入有可能达到6万亿元。如果从5月1日开始减税,也就是对4万亿的增值税进行减税,降税2400亿,降税幅度为4%。进口货物的增值税计算方式相对简单,即对所有进口货物征收17%的进口环节增值税。按照最新的减税方案,从17%降到16%,降幅为6.25%,较国内增值税降幅高了2.25个百分点。2017年,进口环节增值税和消费税征收总额为12784亿元。如果在2017年开始实施降税的话,按照6.25%的降幅,当年将少征799亿元。当年,关税征收总额为2604亿元,增值税少征的金额与关税之比为30.7%,换而言之,增值税改革相当于降低实际关税水平30%。

因此,从实际效果看,当前增值税改革尽管主要针对国内市场,但带来实际税收壁垒的降低要远远大于对几个进口产品的零关税。

增值税改革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减少贸易壁垒责难

当前,美国政府对中国政府指责就是所谓的不平等的贸易关系,包括进口关税壁垒的不平等。由于海关代征环节的存在,不排除美国将进口环节征收的增值税和消费税视做是关税壁垒的一部分,这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美国人的误解。鉴于其直线式的思维方式,这种误解是完全可能的。因此,此次增值税改革除了减轻国内企业负担以外,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降低国内贸易壁垒的作用。

在当前中美贸易争端愈演愈烈的情况下,通过降低增值税的方式降低贸易壁垒无疑在贸易争吵中向贸易伙伴发出了一个积极的信号,尽管这个信号短期内并不能起到太大的作用。

*本文作者首创证券宏观分析师张一,原标题《税改是贸易争端中的一个积极信号》*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