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马哈蒂尔时隔15年再次宣誓就任总理。如今,由马哈蒂尔带领下的马来西亚希望联盟(以下简称“希盟”)政府将已执政满一周年。

回望马哈蒂尔执政一周年的成绩单,社会各界是如何评价?马哈蒂尔又是如何看待各方对自己的评价呢?

外交上“向东看”,中马关系成焦点

马哈蒂尔执政一周年,各方如何评价?

中国成为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再度执政后首个正式访问的非东盟国家 新华社记者 朱炜/摄

马哈蒂尔重新执政一年中的最大焦点之一便是在国际领域。刚上台,马哈蒂尔就提出 了“向东看”政策。与以往有所不同的是,新“向东看”政策的对象除了日本、韩国外,还有中国。但在一波三折的马来西亚东铁事件中,马来西亚表现出来的对华态度又令国际社会实在是捉摸不透。

但有英媒指出,事实上在对华政策上马哈蒂尔并未有过多改变,对华友好、倡议高度经济合作仍是马来西亚对华的主要外交策略。而据澎湃新闻消息,在马来西亚对华特使陈国伟看来,中马之间在马来西亚新政府上台后的一些变化是正常的现象,一些“波折”在他来看也是“茶杯里的小风波”。

有分析指出,实际上马来西亚与中国关系上的种种变化产生的原因,只是马哈蒂尔在试图寻找与中国打交道的新方式。在马来西亚看来,不可否认的是中国的影响力已不同当年,与中国的交往方式必然会产生一些变动。

竞选承诺已实现四成 马来西亚民众:愿给希盟更多的时间

希盟政府上台前,曾公开承诺说一旦执政,将在100天内落实包括废除消费税、消除贪腐、落实最低工资等多项重大的政策改革。2018年5月,希盟正式取得执政权,大批马来西亚希盟支持者上街庆祝,满怀期待地等待竞选承诺的实现,特别是在经济领域的改善。

然而365天过后,这些承诺真的都实现了吗?

对此马哈蒂尔坦承地表示,有不少民众不满希盟没有兑现竞选承诺,但实际上截至2019年4月30日,约四成的承诺已经兑现了(包括暂停执行或废除恶法、恢复新闻自由、维护1963年马来西亚协议、尊崇法治、维持经济稳定等),未来四年仍将兑现所有选举承诺。

马哈蒂尔对此的解释是,前政府留下的“破坏”,严重得超乎预料,导致新政府无法在短时间内落实部分承诺。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希盟过去一年里不断重复怪罪前政府的论调,已经让不少民众烦不胜烦。

而希盟政府受到的另一个持续性批评便是在减轻人们生活负担上做的太少。马哈蒂尔取消了纳吉布执政时期引入的消费税,本意是提振经济,但这一做法却让马来西亚国库收入大大减少,为偿还国债只能又发布新的税收政策,却在无意间加重了人们的生活负担。

《星洲日报》的一份民调显示,56.8%的受访者认为,希盟政府的表现“尚可”、“满意及非常满意”。其余43.2%受访者则“不满意”或“非常不满意”希盟政府的表现。民众们对希盟政府的表现满意度仅为“刚好及格”,与他们的期望尚有距离,但大部分受访者却表示不后悔投选希盟,愿意给希盟更多的时间。

而据马来西亚人民报消息,马来西亚国际贸易及工业部前部长拉菲达也说,希盟过去一年的表现,只占执政期间的20%。大家应该以5年的整体表现来以判断和评估希盟政府。

马哈蒂尔:自己的领导表现不逊于特朗普

据参考消息称,马哈蒂尔近日受访时,有媒体要求他对自己的领导力进行评价。对此他回应称,自己在领导方面的表现不逊于美国总统特朗普及一些欧盟国家的领袖。

“我认为我并不逊色于(美国总统)特朗普,也不逊色于英国领导人、法国领导人、西班牙领导人。比起他们,我觉得我还不错。”马哈蒂尔幽默地说道。

在问到如何看待民众对新政府持有负面评价时,马哈蒂尔坦然表示,有人反对他,但也有人喜欢他。早在1981年他首度担任总理时,他也没有受到很多人尊重,用了五年才获得大多数人接受。希盟如今才执政一年,没有事情是可以一步登天的。

而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点是,希盟上台后将会有5年的执政期,但据马哈蒂尔此前透露的态度显示,他可能执政一至两年后,就会辞去职务后“在幕后发挥作用”,并不会担任总理至五年届满。

或许正如同马哈蒂尔所说,没有事情是可以一步登天的。现在来评论希盟政府的成绩还为时过早,或许在4年后,我们才能收到希盟这一份完整的“成绩单”,才能更客观地评价它。

来源:联合早报、澎湃新闻、马来西亚人民报等

综合:雷艺翎

值班校对:陈惠

审定:黎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