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亦驰

本文所有资料均来源于网络公开信息。

关于苏-27的性能,是国内外网友都津津乐道的话题。

在国内对其评价也经历了从官方专家将其奉为神明,“民间专家”将其轰下神坛的过程。

组装中的苏-30。

这其中,苏-27经常被拿来说事的缺陷,就是所谓的“跨音速陷阱”。顾诵芬院士老爷子在其自传中关于引进苏-27的部分写道:苏-27的飞行员手册明确规定在马赫数为0.85-1.25时,飞机最大过载不是8而是6.5,实际上限制了跨声速的机动性。这也被作为苏-27跨声速机动受限的证据。

那么,这个陷阱对空战影响到底有多大?是不是苏-27战斗机的命门呢?无可置疑,跨音速陷阱无论如何都是一个缺陷,但是这里要说的是,这个缺陷实际上对空战的影响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大。

关于苏-27的跨音速陷阱,目前俄罗斯方面公开的一份俄文版苏-27SK的飞行手册,对其描述较为详细。

我们上个图:

在总质量为21.4吨的前提下,速度小于0.85马赫时,由于结构限制,最大许用过载为8g;当速度大于0.85马赫小于等于1.25马赫时,最大允许过载降低到6.5g;速度大于1.25马赫时,最大允许过载恢复到7.0g。有人会问,苏-27的最大过载不是可以达到9g吗?是的,但那时在轻装上阵的情况下,上图显示是在19吨情况下可以做出9g过载,重载情况下,最大过载降低,是各型战机的普遍规律。

而之所以在超音速条件下,最大允许过载要比亚音速情况下低,是因为此时的速度快,速压高。想一想,有些飞机在超音速情况下冲刺的时候,会把飞机飞解体,是一个道理。

下面这个图更形象地展现出了这个“陷阱”。图下注明了全机重量为21.4吨。

这个陷阱因此遭到很大抨击,在0.85马赫到1.25马赫的跨音速区域,最大允许过载只有6.5g,这样的飞机上了天不就被秒杀了吗。

我们首先要了解,最大过载和空战有啥关系。

我们来看两个反映过载和盘旋半径关系的基本公式:

也就是说,相同速度下,过载越大,盘旋角速度就越大,盘旋半径就越小,盘旋性能越强。而在狗斗盘旋中,双方飞行员都尽量要把自己的机头首先指向对方,确保机载武器先于对方瞄准、锁定、发射,因此就要求尽量大的盘旋角速度。从这个角度看,盘旋角速度要比盘旋半径重要的多。而下相同过载下,速度越小,盘旋角速度越大。

所以,战斗机都在追求一定速度和高度下的最大过载。

那只有6.5g的过载,在这个区域岂不是退回到了二代机的水平?

其实,这只是一个方面。战机机动时的过载除了结构上的限制,还包括气动能力上的限制。也就是说能不能飞到这个过载。而后者取决于飞机在特定高度下受到的气动力,它又取决于速度

在这种重载情况下,苏-27结构上达不到9g过载。

在亚音速范围内,速度越大,速压大,舵效高,战机可以做出的瞬时过载也就越大。所以,要取得最大的盘旋角速度,需要选择一个合适的速度。

这个速度既要足够大,能够产生足够的气动力,以达到尽量大的过载,并使得飞机具有较高的能量水平;又要足够小,以便获得尽量大的盘旋角速度和尽量小的盘旋半径,而且最大过载不超过结构限制。

那平衡点就是“角点速度”。

所谓角点速度就是能够达到战机结构限制的最大过载的最小速度,小于这个速度,飞机的气动力达不到最大过载;大于这个速度,飞机结构受不了,关键是如果速度大了,相同过载下转弯角速度会降低

上图显示了一种战斗机的角点速度(Corner Velocity),纵轴为过载,横轴为速度,单位为节。

所以,西方飞行员喜欢用角点速度来表示最佳的交会转弯速度。实际上也是这样操作的,两机交会前,会以稍稍高出角点速度的速度飞行,以便留有余地,交会后以角点速度转弯盘旋,以获得最大的瞬时盘旋角速度。

那么苏-27的这个角点速度是多大呢?再回头看这个图。

从这个图表上看,苏-27在21.4吨的时候,角点速度大约是0.45马赫。

这个速度是远远小于0.85马赫的跨音速陷阱的最小速度的。

当然,在不同重量、不同高度的情况下,战机对应的角点速度是不同的,如果全机重量更低,而且是在海平面,那么其角点速度会更低;相反,全机重量提高,而且是在中高空,那么其角点速度将会提高。因为必须有足够的速度才能达到较高的过载。

海平面0.85马赫,也就是大约550公里/小时大致是一个中间值。这样的话,苏-27战斗机在不同重量和高度情况下,角点速度大致可能在500到700公里/小时之间。

当然,上面表示的是体现瞬时过载的角点速度,如果是在稳定盘旋的情况下,其实现最大过载稳定盘旋的速度会推迟发生,因为稳定盘旋不仅仅取决于气动力,还取决于发动机推力。

再上一张图,是加力推力下进行稳定盘旋时的过载-速度图。

该图显示苏-27在挂载2枚R-73和2枚R-27弹,50%余油的情况下,进行稳定盘旋的过载-速度曲线。这个状况应该是苏-27标准空战搭载。根据俄方手册,苏-27在携带2枚R-73和2枚R-27弹,5090公斤燃油和150发炮弹时的全重为23.25吨,这接近苏-27的正常起飞重量。看空天认为,这个表反映的苏-27重量与这个重量接近。由于总重增加,所以其跨音速机动限制更大,其在0.85马赫到1.25马赫之间的过载被限制为5.5g(右侧两个红横杠),这也是跨音速陷阱的左侧。最左的红色横杠为8g结构强度限制。红色竖杠为5000米高度速度/过载/攻角综合因素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过载是稳定盘旋时的过载。和瞬时盘旋不同,稳定盘旋除了需要有足够的气动力以外,还需要有强大的动力支持,否则就无法克服飞机大迎角导致的阻力,保持在特定高度做出持续的高G盘旋。

而0.85马赫的海平面15摄氏度的速度为1041公里/小时,3000米高度时的速度约为1005公里/小时左右。

可以看出,以3000米高度为例,早在速度为780公里/小时左右时,其最大过载已经达到了结构限制过载8g。到了5000米高度,由于速度增加,速压提高,结构限制已经降低到7.5g左右。

所以,苏-27进行高g稳定盘旋的速度在780公里/小时以下,这个速度仍然远远小于0.85马赫。

可以说,苏-27在任何高度,最优的机动速度机动,无论是角点速度,还是维持最大过载稳定盘旋的速度都远远没有达到0.85马赫的限制。

那么在。1.25马赫之后呢,由于那时候战斗机的气动角点后移动,飞行变得更加稳定,加之飞行速压力大,舵面无法做出最大偏转,那时候也做不出5g以上的机动了。从上图可以看出,在3000米高度,速度超过1220公里/小时(还不到1.25马赫),就无法做出5.5g以上的机动了。

有人认为,苏-27的角点速度低,说明苏-27只能在空战中在尽量把对手拉入低速区间,以弥补其“劣势”。

实际上,空战中双方战机都应该按照自己的优势速度机动,对方不会因为苏-27的角点速度低而降低速度。更重要的是,角点速度低,恰恰说明战机的瞬时盘旋性能出色,气动布局总体占优。

根据军方公开文献对F-15战斗机训练训练和实战统计,其空战时速多为555公里/小时-740公里/小时,少数为850-900公里/小时。这也说明,它与苏-27的优势速度区间是相似的。其实上,空战载荷的F-15角点速度多在600到700间,比苏-27略高。这也说明,三代机空战速度主要不在0.85马赫以上进行。当然,跨音速陷阱确实限制了0.85马赫到1.25马赫之间的机动的自由性,还是改进更好。

最后,我们上一张F-15E在全重41500磅(18.8吨),加力推力(美方称最大推力)时稳定盘旋的过载-速度曲线图。其各个高度的最大过载的稳定盘旋普遍出现在0.9马赫左右。而其最大瞬时盘旋出现的时速度,或者说角点速度,是要大大低于这个0.9马赫的。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