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娘舍,是西藏军区一个边防哨所。在喜马拉雅山南麓,亚东县境内,从20世纪 60年代起,这里就驻守着中国西藏日喀则军分区某边防团五连八班。近日因央视新闻播放视频引起关注。

哪有那么容易实现“岁月静好”因为这些可爱的人经历“生死见证”

哪有那么容易实现“岁月静好”因为这些可爱的人经历“生死见证”

哪有那么容易实现“岁月静好”因为这些可爱的人经历“生死见证”

詹娘舍之名从藏语音译而来,即“雪山孤岛”的意思。詹娘舍哨所海拔4620米,因独兀山尖、云遮雾绕,又被称为“云中哨所”。詹娘舍哨所四周全是85度坡度的悬崖峭壁,在半空中用钢筋水泥撑起的高脚屋上,一间宿舍10平方米;一间储藏室兼厨房不足10平方米,周围是一圈起保护作用的铁栅栏。哨所风大,官兵站岗只能腰拴背包绳,防止被狂风卷下山崖。哨所位于于北印度洋暖湿气流与喜马拉雅山寒流交汇处,是世界闻名的雷区。这里山石含铁量高,年雷电期近9个月,雷电击在山崖上像滚火球,发电机、电视机也时常被击坏。为躲避雷击,战士们每见乌云袭来,就立即坐到木床上。

詹娘舍哨所是全军唯一不通公路的哨所,所有物资都需要前往8公里之外的则里拉哨所背运,最后一段峭壁没有台阶,是两根钢索架起的攀登索道,战士们需要攀爬到哨所。由于每年10月左右大雪封山,战士们需要从8月开始就冬屯粮食、蔬菜、罐头、柴火等生活物资。这些生活必需品一直要持续使用到来年6月冰雪融化。大雪封山后,战士们只能背雪化水生活,曾有三名战友在背雪途中遭遇雪崩而牺牲。

2007年7月,上级为改变詹娘舍哨所官兵艰苦的戍边条件,在陡峭的山崖上开山劈坡,新建营房、扩建道路。2010年,修通了前往哨所的公路。不仅拓宽了道路,还在陡峭路段安上了稳固结实的钢管防护栏。

现在正值西藏的风雪季,由于海拔高,哨所的日常用水都要从山下的湖中运送上来,再集中储存在这个水袋里,等到需要时靠战士们化冰取水,大约三天就要背上一次。经由石碑到哨所要走过狭窄陡峭的76级台阶,路虽不长,却步步惊心,即便是轻装上阵的我也明显感到脚下发软,呼吸困难,双腿像灌了铅般沉重。

2017年3月12日,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雪将外出检修线路的黄伟轩和哨长李玉成、班长马关敬三人困在了路上,由于极度严寒,手机自动关机,电台不能正常工作,眼看雪越下越大,很快就不辩东西南北。一路上凛冽的寒风夹杂着冰渣子打在他们的防寒面罩上,令人睁不开眼睛,以往三小时的山路却怎么也走不到尽头。体温将身上的冰雪不断融化又被寒风瞬间凝固层层变厚,最终将三人变成了三具行走的冰雕。四小时过去了,六小时过去了,十小时过去了......雪已积了将近一人深,班长马关敬边艰难地用手扒开面前的积雪,边不停地鼓励说:“再坚持一下,就快到了。”可突然黄伟轩噗通一个跟头栽倒在雪窟里。他回忆说:"那时饥饿、寒冷、恐惧、近乎绝望和极度的疲劳一齐袭来,脑袋一空就什么也不知道啦,还以为自己牺牲啦。待他醒来,见班长正用大衣裹着他,边拍边骂:“你小子要有良心呦,你要是回不去了我还得照顾你爸妈。”黄伟轩说,尽管班长骂他不争气,不像自己带的兵,可听到父母还被班长牵挂着,心里就暖暖的。最终他在马班长和李玉成的搀扶下,经历了12小时的生死跋涉,终于返回了“云中哨所”,圆满完成了巡线任务。

哪有那么容易实现“岁月静好”因为这些可爱的人经历“生死见证”

哪有那么容易实现“岁月静好”因为这些可爱的人经历“生死见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