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浪潮资讯 时光飞逝,今年新一轮的征兵工作也正式启动了。大学生献身国防,投身军营,已然变成时代潮流。2017年,柯桥区征兵大学生近300人,占到了征集任务数91%,质量较往年有明显提高。截止2018年3月10日,柯桥区兵役登记仅仅大学生登记就有2500多人。每当有一批大学生即将走出校园,迈入军营,就会有一批退役大学生士兵脱下军装,重返校园。

重归校园:“镀了一层金”,“开启一扇门”

22岁的浙江衢州小伙子谢君,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在校一年后参军入伍。退伍返校之后,问起为何要离开部队,继续学业,小伙子说的痛快:从军固然锻炼自己,但是退役后的国家优待政策也是个“香饽饽”。

谢君服役于某师某中队。积极发挥大学生作用,帮连队处理文书上的工作,政治教育第一个发言,带头指挥战友们唱歌。

2017年9月,谢君退伍后继续回学校上大学完成学业。他回到学校第一件事就是转专业。转专业,这是国家对于退役大学生士兵优待政策的一项福利,他如愿以偿转到了自己喜欢的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

由于谢君是读了大一去参军,因此回校直接上大二。在开学转专业后,没有大一专业基础知识的铺垫,他在学习上也遇到了困难,并且既要修习本学期的课程,也要补修大一的专业课程。

但谢君凭着部队磨练出来的一股子不怕苦的干劲,经过短短一学期的努力,期末考试成绩排在了全班第11名。

“先给自己一个小目标,最后攻克一个大目标,考研就是我的大学目标。”谢君信心满满地说。在考研上,国家设立“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有考研初试加的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其次,较其他同学他有更多的时间去完成自己的目标,国家规定大学生退役复学后体育、军事技能训练免修,入伍经历可作为实习经历。

回忆军旅:部队是个“大家庭”,福利待遇也挺好

2015年9月,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大二在校生的陈炙豪,放弃了悠然自得的大学生活,踏上了驶向江苏南京的军旅列车。

陈炙豪原隶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71集团军某步兵旅,期间参加过跨军区实战演练,带过新兵,去过海训,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义务兵。因一次军事训练不慎半月板损伤,于2017年9月退役。

“其实部队生活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枯燥无味,实际上它还是挺丰富多彩的。”陈炙豪表示,他们这一批大学生士兵参军入伍正好赶上了军队改革的大潮,“互联网进军营”、工资待遇逐年提高等福利慢慢落地生根。“从刚进去的义务兵津贴650元每月,短短一年不到就到现在的将近1000元每月,工资待遇是一年比一年高!”

智能手机已经全面开放,战士们可以在休息时间上网和家人聊天,打打亲情电话,或者和战友组队玩“吃鸡”、“王者荣耀”等热门游戏。军营网吧也已经遍布部队,考学的战士可以去上网查阅资料,无聊的时候也可以看电影追剧;每周偶尔会组织观看露天电影。周末战士们还可以申请外出购物,家人也可以来探亲;大部分单位都落实了双休日和法定节假日,士官和军官都有将近一个月的休假时间。

2018年5月1日,最新修订的共同条令中,允许军人非因公外出可以着军服。这是积极响应习主席号召,“让军人成为全社会最尊崇的职业!”

从地方青年到合格军人,再从合格军人到优秀大学生。这些退役大学生士兵学到了很多,也成熟了不少。来自不同地方的他们,都有同一个信仰,参军!他们认为,青春不仅仅有诗和远方,还有家国和边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