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广播(TVB,0511)公布中期业绩,宣布旗下官方刊物《TVB周刊》停刊变成网上版,据了解大部分《TVB周刊》员工都是看到业绩报告才知道这个“新方向”,而管理层至今也仍未向员工透露转型详情及日后人手安排,令员工担惊受怕。

有员工向记者透露,指《TVB周刊》虽然近月已“加纸”(增加页数),但一直都没有填补人才空缺,如果转为网上媒体也许会让很多员工身兼多职。至于《TVB周刊》是否能够成功转为网媒也是未知之数,因为它只有一个只出帖子的facebook专页,没有去吸引读者浏览网站,官网也只有“10页纸”的PDF版本内容。

其实《TVB周刊》由1997年5月20日创刊至今,已经有21年的历史,其前身是1967年11月19日与TVB同日诞生的《香港电视》。《TVB周刊》秉承《香港电视》留下来的传统,主要介绍TVB的最新动向、艺员动态,饮食旅游以及剧情介绍和节目表等。在2018年8月20日出版的最新一期(1104期),《TVB周刊》便介绍了8月26日举行的《2018香港小姐竞选》决赛,指市民有机会透过big big fun赢得总值300万的奖品。那么,21年前的《TVB周刊》创刊号到底有哪些内容呢?

《TVB周刊》创刊号在1997年5月20日面世,一书两册,只售8元。▲

二十年前创刊卖港币8元 内容多元化“喉舌”味道弱

1997年5月20日推出的《TVB周刊》创刊号,与现在一样都是一书两册,但是比起今时今日便宜5元。该期A书的封面人物是笑着举V字手势的TVB台柱沈殿霞(肥姐),大标题写着“为免欣宜拍拖 肥肥回归无线”(她曾一度转投亚视和华娱),而B书则以当年仅10岁的郑欣宜作封面,介绍她向读者推介的好歌好戏好剧集。

比起今时今日的《TVB周刊》每期出尽力硬销,当年的《TVB周刊》非常贴近“杂志”这个概念,可算是包罗万有,内容上不但有肥姐、欣宜的专访,更有惠英红教用粗盐蛋白豆魔美容,最厉害的莫过于派出记者到云南直击《聊斋(二)》外景拍摄足足200小时,亦有欧美和日本等娱乐资讯。当年杂志亦极注重生活时尚,它花了不少篇幅去介绍比基尼泳衣的历史,又刊登才女张小娴撰写的连载小说,没有浓烈的“广告味”。创刊号在排版上亦极尽心思,即使运用了许多抢眼的鲜黄鲜橙色,却不会令读书视觉疲劳,不似现在动不动都使用“简约主义”设计,页页几乎一式一样。

《TVB周刊》初期用色大胆,排版排得非常有心机。(林迅景摄)▲

肥姐专访笑中有泪:担心欣宜太早熟

《TVB周刊》创刊号的封面故事比起不少现在报章杂志刊登的人访更加深入,那一张肥姐和欣宜面贴面的合照,彷彿将大家带回1997年,它不但充满着令人会心微笑的母女情,亦因为肥姐已于2008年与世长辞,显得特别珍贵。曾经转投到华娱电视的肥姐在专访中透露1997年6月回归继续为TVB效力的原因。她说自己之所以肯放弃千万高薪,只是想有更多时间去陪伴女儿欣宜,最怕对方因踏入青春期而随便拍拖。她说:“好担心她太早熟,太早拍拖,现在她一看见陈晓东,表情便甜丝丝的,你叫我怎么不担心呀!”

这一张肥姐与欣宜的面贴面合照,充满母女情,也让现在的读者彷彿回到1997年。(林迅景摄)▲

除了肥姐和欣宜的专访,《TVB周刊》的创刊号还有大量有趣内容,每一页都是我们熟悉的人物和场景,一起来重温下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