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医堂

点击关注更多精彩

你真的了解

“感冒”

这个非常常见的病症吗?

感冒,是外来语,或者说是现在通俗的一个诊断标准,或者说是一个病名。中医不称感冒,而叫外感。叫外感,说明它是身体以外的东西给身体带来的一些不良刺激,让身体产生了一系列的应激反应。

感冒,即指感受了外来的某一种不良信息,身体做出的应激反应而冒出的一系列的症状

外感在中医里主要是什么?

最主要的是六种对身体有影响的气。因为中医认为,自然界存在六种气,即风、寒、暑、湿、燥、火。这六种气平时是可以滋养我们人体的,而当这六种气太过(给的太多了)或者不及(给的不够),不能满足我们身体的需求,或者超越了我们身体的需求,就变成致病因素。当成为致病因素时,这六种气有另外一个名字——六淫。

六淫就是太过或者不及的意思,六淫依然还是风、寒、暑、湿、燥、火,不过是不正常的六气,中医叫「非其时而有其气」,或者「非其地而有其气」,就是不在正常的季节出现的气叫作邪气,不在正常的地方出现的气叫邪气。

中医如何对感冒分别处理?

其一,不同的季节时间、地点、人得不同的感冒,有不一样的治疗方式;其二,风、寒、暑、湿、燥、火这几种气,给人体带来的一系列的不舒服的感觉,或者一系列的症状,也是分别对待的。

中医的治病因人、因时、因地而异,不是说你得了感冒用这个治疗方法,他得了感冒也用这个方法,而是根据不同的人,量体裁衣,量身定做。

感冒这个状态,其实还分人,它关乎年龄的大小、体质的强弱。

如果你的体质够强壮,同等的病毒、同等的外来因素干扰不了你,中医叫作「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如果你的体质虚弱了,或者改变了,或者不在状态了,那么外来的这些因素就趁虚而入,所以叫「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也就是说你的气虚了,邪气才会往这里走,就像地上有个洼,水才会在那里蓄积;山里有个山洞,风才可以穿过去。它一定是趁虚而入的。

中医治感冒从两手抓

中医在治疗的时候有两个原则,一个原则叫作扶正,一个原则叫祛邪。

扶正是指把人体身体内部的气血培养到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让其有力地去抵抗外邪;

祛邪,就是把进入人体的这些不良的刺激抹掉,就是把不应该在你身体里面停留的所谓邪气(也叫客气),就是风、寒、暑、湿、燥、火「请」出去。

中医认为,外邪侵入人体,不外乎由表及里的皮、肉、筋、骨、脉五个层次,而不同的层次会做不同的处理。像《伤寒论》里面讲的六经,其实也是一层一层推进,像温病讲的「三焦」也是一层一层推进,因为它们都是把人体当作一个整体,重重防护被打败,邪气才步步深入。如果你里面有足够的反抗能力,邪气是进不来的,第一道防线被攻破的时候,第二道已经组织好了,它攻不进第二道,那么邪气就会自然往外溃败、撤退。

其实扶正祛邪不单是治感冒的方法,也是中医治疗一个主要的思路。

感冒了,请干了这碗粥

当我们受了风寒,家里的老人总会煮一碗姜汤让你喝,里面或者放一点葱白、葱须,同时给你煮一碗粉干或者煮一碗粥让你喝一喝,一出汗病就好了。

如果说你得的是风热,那可能就会给你一些相对带一点凉性的中药或者食品,然后也照样通过煮粥或者泡水这些方法。

其实我个人认为,不论风寒、风热感冒,喝粥是最好的。我曾经给很多人推荐过喝粥这个方法。其实因为我长期生活在南方,对大米特别有感情,所以我说的粥应该是特指大米粥。我们不论是风寒、风热,还是中暑,还是各种的外感,它终究是会消耗我们身体内部的正常的气血。

补气血其实就是补胃气。补胃气是最重要的,补胃气吃什么最好呢?谷最好!因为我们中医认为「食谷化气」,吃进去的东西不变成水谷精微、没有转化为水谷精微,它是不足以使用的,所以吃进去的东西要转化为水谷精微,它才可以和自然界的清气结合,并且在元气的帮助下,形成身体内部的一种运转能力,叫宗气。

补胃气最快的无非是粥和面。北方人可以喝面汤,南方人就可以喝粥。粥其实是用大米煮成特别稀的状态,不是黏稠状态,其实叫米汤可能更合适。它吃进去以后有热量参与,有水分参与,这个时候它最容易被消化和吸收,最容易鼓舞我们人体的正气。

我们人体的正气一个叫卫气,一个叫营气。卫气是指在身体里面流动特别快的水谷精微所化生的东西,营气是指在身体里面不断的滋养柔润的一种能力。

喝了粥之后,最先被鼓动的是肠胃蠕动,最先感觉到的是温度的改变,温度的改变必然带来毛孔的开放,其实它就具有发汗解表的功能。

并且喝了面汤或者米汤之后,小便一定会增多,那么邪是从发汗而解,从小便而解。而我们所感受到的这些无论哪一种气,首先是进入毛孔、口鼻,第二是进入肌肉和胃肠,所以当这些粥汤或者米汤进去之后,米汤或者面汤进去之后,其实是鼓舞了膀胱经、肺经这一些功能以及阳明经的功能,所以正气的恢复是特别快的。

用自然的方式让自身修复

中医治疗时,除了食疗之外,药物也是非常重要的。中医治疗感冒几乎是叫「一剂知、二剂已」,就是说吃一副就会有效果,吃两副就该好了。而现代医学认为,一个感冒必须要经过七天才会好,这七天是个周期。凭良心说,过了七天也不知道是自己好了,还是治好了。

但是中医里面其实有很多很多的方法,可以让感冒一天到两天就好了,比如说刮痧,只要在膀胱经、胃经以及胃肠部分轻轻地刮一刮,很快就会发汗了,再把被子盖上,喝一点热水就好了。

也可以用拔罐的方法,把风、寒、暑、湿、燥、火,往外一拔,它就不留在体内了。都说「邪从外入」,那么就要让那「邪」有出处,所以开毛孔,叫「开鬼门」「洁净府」,也就是让邪有出处的方法。

给大家推荐一个很好的治疗感冒的穴位,几乎所有的外感都可以灸阳陵泉。外感初起,用艾条灸阳陵泉一直灸到皮肤发红,身体开始微微出汗,就解决了,不用吃任何药物。灸完阳陵泉再喝一点面汤或者粥汤。

(小腿外侧,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

用自然的方式让自己的身体修复是最好的,其实身体在那个时候只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只需要一定的帮助就行,「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就是说这个时候身体虚弱了,所以他才需要帮助。身体虚弱了,容易被人欺负,这个时候有人撑腰他就起来了。

感冒时,最好的方法就是:第一,放松心情;第二,休息;第三,喝米汤或者面汤;第四,艾灸;第五,可以配合喝一点生姜,吃一点红糖,吃一点葱头,或者煮一点金银花、甘草,或者拿一点夏枯草泡一下水。有多种方法,依据寒气、湿气、暑气的深浅而定。

还有我们可以用刺血的方法,比如说十宣刺血、耳尖放血,都是非常好的退烧方法,当然,我其实不太用这些激进的方法,我觉得用很温柔的方法就足矣。

常用中成药,感冒有备无患

我们现在可以在药铺买到很多中成药,我觉得中成药在预防一些疾病上是非常有效的。

感冒的时候,不论是感受哪一种邪气,症状不外乎是发热、浑身疼痛、不思饮食、倦怠,大约就是这些不舒服。其实我们可以在药店买到板蓝根颗粒、三九感冒灵、复方感冒灵胶囊,也可以买到双黄连口服液、小柴胡颗粒、感冒退热颗粒以及复方鲜竹沥液。

这些东西只要合理运用,就可以马上把症状消除掉。如果是发热热度比较高的,可以用防风通圣丸,这个药非常好用,如果同时伴有嗓子疼、便秘,那防风通圣丸更是一个非常好的药物。如果是单纯的高烧,「温病三宝」中的紫雪丹(紫雪散)就非常好,喝一支就差不多就退热了。

-End-

喜欢仁医堂这篇文章

别忘记分享到朋友圈哦!

本文转载自正安聚友会(ID:zanclub),原题目为《感冒,你真的了解吗?》。

正安聚友会:中医爱好者互助及学习平台,长期致力于中医的保护与传承。授权请联系正安聚友会编辑部(ID:zanclub_bjb)。

目前100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