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今年上半年,教育部又发出一波新的教改信号:取消文理分科,提高语文考试难度,增加语文高考卷面文字,古诗文背诵比例大幅增加......种种迹象表明,小初高三个基础教育最重要的阶段,将要迎来大语文时代,国家将大力加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然而,传统的语文教学,大部分只关注于教授书本内容,“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这种以课堂为中心的语文学习法,显然与当前的教改趋势背道而驰,笔者认为,现阶段语文教师应该更注重为学生带来开放而有活力的课程,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用语文、学语文。怎样才能达到这种效果呢?

  进入互联网时代,毫无疑问任何行业只要带上“互联网+”的标签都能产生化学反应,教育作为一种“上古”行业也被赋予了互联网化的质变。今年以来教培教辅市场空前火爆,不乏有像好未来这样的老牌企业布局在线教育,也有VIPKID等新兴培训机构抢滩幼教领域,然而在各大媒体频频报道教育形势一片向好的声音中,似乎有一个声音往往被忽略:在外语小语种、数理化、甚至音乐绘画培训受到家长和学生青睐的时候,我们千年以来传承的语文学习,是不是仍然停留在背诵全文,听写字词,阅读理解阶段?或者说,在任何学科都高喊高效、减负等口号的当下,学生能不能也像使用智能设备一样快速、轻便地学习语文呢?

  日前笔者受邀参与了久负盛名的“2018年第25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以下简称BIBF),虽然笔者对出版业知之甚少,但语文和书籍不分家,这次展会专门设有8个特色展馆,对于从事教育和文化行业的人来说,也是难得的知识饕餮盛宴了。现场不乏中国教育出版传媒集团这样的国家级教育出版集团参展,可以说几乎市面上优质的教材都是从他们旗下的人民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等一流出版社发行的,在这个大型展台上,笔者被数字展区一段轮播视频吸引:

  

  乍看去像是寻常的辞典APP,源头也是人教社出版的《新编学生字典》,这一本字典确是教辅经典,由于现在学生课业重,书包也重,不喜欢携带过多课本,所以实际使用机会偏少,但这个APP竟然能用笔画搜索?还能使用手机摄像头扫字直接查询?真的有视频上展示的这么神奇吗?这款APP成功勾起了笔者的好奇心,教育APP中竟然有这么一块“新大陆”?经展台工作人员介绍,这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民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和网龙华渔教育联合推出的“人教系列学生数字工具书”其中的一个重点产品。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笔者常常要在查询生僻字、多音字,以及它们如何造句,如何用更多的课外知识给学生加深生词印象上下功夫。对于使用互联网辞典类APP,笔者一开始是拒绝的,缘于自身对新兴的移动软件有种天然的“代沟感”,觉得玩不转高科技产品。然而,打开这套“人教系列学生数字工具书”,视觉和翻阅触感,是非常贴近平时用的纸质书的(如下),并不存在厚重的互联网新潮风,正楷仿似古书的风格下,笔者也能流畅根据智能引导熟悉各种功能。

  拼音搜索很常见了,可是APP中部首搜索大家见过吗?其实部首是学习汉字、写作、书法、甚至古文经传的基础,是中国千百年来的汉字演变的精华,在现在各种智能手机都推崇拼音输入的时候,这样支持部首输入的APP也是业界良心了,可见开发者对汉语的传承之心。当然它也同时包含人们其他常用的输入方式,比如语音、手写,即使有些学生比较爱“偷懒”,使用这个APP扫扫不认识或者不懂的字词,也能迅速定位到释义的页面去。

  摄像头查字

  笔者曾预测,教改之后,语文的考试会更加注重汉字本身,或许会相应增加对笔顺、笔画、读音等的考点分值,但现在课堂都在推行无纸化教学,使用平板电脑完成作业,那么对于写字、读音等细化习惯的养成,怎么解决呢?在“人教系列学生数字工具书”中,笔者也发现了这些贴心但实用的小功能,学生可以选择文字直接在屏幕上做笔顺书写练习,也可以查询时自行了解文字读音,多个学习功能合而为一,对教师和学生来说,应该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学习和考试的压力。

  笔顺和拼音查字功能

  碎片化学习是互联网时代赋予教育的礼物,作为研发方的网龙华渔教育,本身就是全球领先的互联网+教育企业,自然也不落人后。“人教系列学生数字工具书”也在其中植入了“每日一荐”这样类似一些时下当红的英语学习APP“每日一词”的功能,只是这里选取的数据库更为庞大,小到某些字词的读音、含义,大到词语的演变、历史,都囊括其中,正符合语文教改对中华传统文化学习的提倡,学生也可以借此解锁更多学习成就……

  啰嗦了这么多,其实笔者还想说,一款学习APP实际上不需要满足所有人的需求,据网龙华渔教育的工作人员介绍,像这样的词典类工具书系列,实际上即将推出11款,每一款都是针对不同人群需求设计的,细节功能也会根据人群的使用习惯有所调整。这是一款虽然刚刚面世,但已绸缪数十个月、拥有极高的业界权威度的产品,相信很多教育界的老师、同学都在观望它今后的升级改进动向,在此笔者也想给它提几个小建议:

  大数据时代,教育行业也希望能抓取核心用户(教师、学生、家长)的真正学习需求、关注国家考学趋势、学生的学习习惯,希望未来在用户数据库有了一定基础的前提下,产生优质的用户分析报告,为行业提供参考

  今年的教改信号不光是提升了考试中的语文分值,所有科目都将考验阅读水平,这是对业内是一个提醒,要加强课外的语文知识学习,也希望“人教系列学生数字工具书”能增加更多种类的碎片知识板块,引导学生从小广泛阅读,同时掌握独立的学习技能,

  承接上条,为了培养这种技能,希望适当增加一些简单的语文字词、文化文学小测试,激发学习兴趣

  最后也是最好的趋势,在用户量到达一定数值后,将这个系列的APP平台化,建立线上语文交流社区等,这样不光是学生教师,也会让其他文化爱好者受益,接受互联网+教育带来的知识馈赠

  语文学习领域与任何科目的学习都有所不同,是一个既专业且蕴含了千古华夏智慧的学科,这也是为什么教育部在教改政策中多次强调对语文能力的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学习。笔者之前接触过“人教系列学生数字工具书”的研发方网龙华渔教育,是在去年的一场“启功旧藏金石碑帖展”,当时在现场他们给展览定制的“启功VR博物馆” VR产品,引发了全场体验热潮,笔者身处其中也能感受到华渔致敬传统文化的诚心,今年他们又携这套工具书APP“卷土重来”,也是诚意满满。据了解,华渔近期也频频在教育行业“高调”亮相,跟类似好未来这样的优质国内教育企业合作,据说明年也有上市的打算。

  当然,语文的学习不光要在本土深化,也要积极走出去。在这一点上,华渔的母公司网龙网络公司动作频频,与尼日利亚教育部门签约,双方致力于开展人工智能与创新教育全方位的合作;又如,华渔与北师大、塞尔维亚诺维萨德大学建立“未来教育虚拟实验室”,促进与中东欧国家在教育信息化领域的合作,实现互惠共赢;8月,网龙又为尼日利亚学校捐建智慧教室,积极推动全球教育公平……都是一系列非常成功的“走出去”探索。

  最后,笔者以为,高效学习并不是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学习压力,而是在合理时间内更有效利用学习工具,获得更优质的知识收益。让我们对“人教系列学生数字工具书”和网龙华渔教育今后的表现拭目以待。

  更多APP信息

  《新编学生字典》、《新编小学生字典》安卓版现已提供下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