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8年6月12日,距离高考完已经有4天,一直想写这篇文章,一直因为种种事情耽搁,几天终于闲了下来作为一个即将要毕业的老学长,有几句话想带给即将要踏入大学生活的熊孩子们。(这是一篇长文,讲述了本人两度高考以及大学三年的心路历程,学霸请忽略)

相信熊孩子们刚结束高考,内心一定是无比激动的,这两天应该是忙着同学聚会,旅游计划,未来规划,或者是看高考答案,在家吹着空调吃着西瓜吧。

终于离开了地狱,可以轻松一下过几天好日子了。

当然是这样的,从6月8日到6月24日成绩出来之前的这十几天,可能会是你这辈子最无忧无虑的日子,也最需要坦然的日子,因为成绩还没有出来,你无需总结过去,也不必刻意规划未来,因为不到成绩出来的最后一刻,你的未来就是一个未知数。

你可以看着答案预估分数,但是真正的情况你还是无法预估。你可能会忐忑,但是你更需要的是坦然,因为这十几天过去了,不管你是考上亦或者没有考上,面对你的,都是一场硬仗。

你可以趁着这段时间好好与同学相聚,人这一辈子不会有那么多什么都可以说的朋友,高考完了之后,有些人你想再见,可能真的就一辈子再也见不到了,这是实话。

如果在这一年,你与某个人积累下了深厚的友谊,给了你莫大的陪伴与支持,鼓励,一定要珍惜,以后就很难再有了,发个信息,打个电话,就是随手的事。

趁着这十几天,可以多陪陪家人,父母,好好放松心情,忐忑与担心是一定会有的,但是过去的事情已经成为定数,再担心也无益,给家人多点陪伴,以后的你,可能再也看不到故乡的春秋,只有冬夏。

接下来就是成绩出来,大概是6月24日左右吧,全国各地都会陆陆续续出来,那天,每一个人都是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输下自己的准考证号,查看那总结了自己三年或者几年的三位数。

过线了,固然皆大欢喜,其实等到成绩出来的时候,你就会知道可能你在乎的并不是能不能达到自己的预期,而是有没有学校可以上。

我曾两度高考,一次过线,一次没有过线。

接下来先说没有过线的,如果查到没有过线,可能一时间自己会难以接受,人都是这样的,无论实力如何吧,但高考最重要的就是成绩,无关乎努力,这是一个现实,我们必须接受。

没有过线或者过了线不理想的,你就要考虑一个问题,是复读还是报一个学校就那样走,又或者是直接出去学一门技术,后者明显是家人不是特备支持的,这个时候就要看你自己本身的追求,不要急着做决定,毕竟关乎你人生大事,决定权在你自己,实在马虎不得。

我第一年的时候没有过二本线,河南考生,全国一卷,那年考了481分,二本线是483,差了两分没有过,不过我知道就算是有那两分也实在是无济于事,差不了多少。

我记得第一年查出来的时候,那个晚上,下了大雨,那天很难受,都说天道酬勤,可我觉得天道不酬勤,因为我的高三确实也努力了,那个时候我一门心思想去学厨,想在以后当个厨师,我在做菜上个人觉得还是有那么一点天分,当时家里也都十分尊重我的决定,我记得我当时还咨询了新东方,后来一看学费,太贵了,当时家里没有那个条件,就这样把这个想法打消了。

但是当时是极度不想复读的,因为之前的所听所闻都让我对复读班充满了恐惧,我怕辛苦,更怕再来一年还不如今年,但后来事实证明绝非如此。

因为不想复读,一心想去上学,那个时候想三本就三本吧,都说三本专业还很好,就是学费贵了点,就在那挑挑选选,选了西安工业大学北方信息工程学院,选这个学校的原因也很简单,一是学费相对便宜,一年10000,三本里面算是比较温和的了,二是我一直想去西安,西安是我比较喜欢的一个城市。再而我当时考那个分几乎全国的三本差不多都可以上,除了一些极其好的。

只是后来报完志愿的那个晚上,我辗转反侧,难以入眠,我在想,我真的想要这样吗?我努力那一年,我想要的是这样的结果吗?彻夜未眠,想了一个晚上,做了我这辈子都不敢下的一个决定,我要去复读。

复读就很顺利了,就还在本校,当时按分数段还是免了一些费用。我的班主任说了一句让我最抓狂的话:你是怎么想通的?当时心里一万个草泥马奔腾而过好吗?

其实后来发现复读班也没有那么恐惧,那一年收获了很多,整个人都做了改变。

这里我想说的就是,真正的勇士,无惧于现实,敢于直面真正的人生,高考不同于儿戏,跟着自己的心走,花点时间弄明白想要什么,不要应付自己,敷衍人生。

一年后,靠着当初的努力吧,那一股劲,过二本线45分。(我知道现在二三本合并,我们原来的学校也由二本升为一本,带来的好处就是,学习特别不好的,有学校可以上了,而且是更多的学校,对于学习好的没有什么影响,影响最大的就是学习水平中等的学生,原本能够上一个差不多的学校,可能就只能上一个差一点的学校了,而且报志愿的时候将更加费力,要区分哪些是本来的二本学校,哪些是后来升上来的,难度可谓不小。)

下面要说的,就是过线之后,对自己成绩比较满意的。你可别觉得有一个好成绩,就万事大吉了,无忧无虑了,除非你是顶尖的成绩,清华北大非要你不可的成绩,不然你还是要乖乖看历年的录取线。

相对于考试,能报一个好的志愿更难,历年来考了高分却没有报到一个好志愿,或者直接滑档的人也不在少数。好成绩不等于好学校,路还远着呢。

我想对熊孩子们说的就是,自己的人生,一定要对自己负责,家长和老师,只是意见,主力还是自己,

不要冲动,更不要傻乎乎为了什么爱情去委屈自己,都不现实,同段位的情侣还好,差得太多就算了,你的一生还很长,你还会碰到很多人,人需要感情,更需要理智。

可以优先选择自己想去的城市或者想去的学校,专业方面可以不太考虑,这个时候大家都不了解,讲了你也不会懂。

城市优先,学校优先,倘若你真的是想学某一专业,比如小语种,比如心理学,比如数学,可以先考虑专业。

另外能去省会一线就不要去三四线城市,地理位置很重要,你的眼界和机遇都会不一样,大城市总会好一点。

能上一本就不要去上什么二本,这是大致的一个规律,不过选择还是在自己,特殊情况是除外的,比如刚过一本线10分左右,这种情况是不合适报一本的,极有可能滑档,可以选一个地理位置极好学校又好的二本的去报。

一定要明白,志愿是一生的大事,一定要对应往年录取线大致定位,有冲劲也要有保底,第一个志愿可以冲一冲,但是后面的志愿里一定要有保底的。

还有就是考生服务平台的信息包括账号密码不要告诉任何人,历年来恶意更改志愿的也大有人在,人生是自己的,一定要小心再小心。

今天就先说这么多,下一次说说大学那些事。

更多内容,关注微信公众号:文案crazy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