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次展览由上海博物馆与法国凯布朗利博物馆合作举办,是两馆继2013年“刚果河———非洲中部雕刻艺术展”之后的再度合作,也是中国大陆第一个较为完整的呈现大洋洲艺术的展览。昨天,“浮槎于海:法国凯布朗利博物馆藏太平洋艺术珍品展”在上海博物馆开展,这是2019年度上海博物馆举行的第三个特别展览。

昨天,“浮槎于海:法国凯布朗利博物馆藏太平洋艺术珍品展”在上海博物馆开展,这是2019年度上海博物馆举行的第三个特别展览。本次展览由上海博物馆与法国凯布朗利博物馆合作举办,是两馆继2013年“刚果河———非洲中部雕刻艺术展”之后的再度合作,也是中国大陆第一个较为完整的呈现大洋洲艺术的展览。

一直以来,上海博物馆既注重收藏和展示中国古代艺术,亦致力于向观众呈现来自世界各大洲的灿烂艺术与文明。2011年,上博曾与新西兰奥塔哥博物馆合作举办呈现毛利人文化与生活的展览,而此次更通过150件精彩纷呈的艺术品,将关注的视野扩大到了整个大洋洲。 本次展览的名称来自于西晋张华编撰的《博物志》,“天河与海通,近世有人居海渚者……有浮槎去来。”浮槎,意为来往于海上与天河间的小船,既点明了太平洋土著人在海上泛舟、岛间往来的特性,又暗合大洋洲文化中所具有的瑰丽想象和神秘色彩。

展览分为五大版块,其中,“海之疆域”将观众引入以广袤的海洋为主的太平洋地区,呈现出大洋洲土著以舟楫劈波斩浪的生活图景。“美拉尼西亚”和“波利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则聚焦太平洋重要的三大地理区域,讲述岛民们对于祖先和神灵的崇拜、部落中的阶层关系、神秘的猎首仪式以及男女两性在战争和手工艺劳作中的工具与行为等。

本次展览将向我们诉说另一种文明全然不同的故事,彰显着太平洋土著狂野的想象,散发着难以言传的质朴魅力。

“南岛语系”是太平洋地区的重要语系,也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语系之一。近年来,伴随着考古学和人类学的新发现,对南岛语族的研究正在不断深入中。如今我们基本可以确认,大洋洲美拉尼西亚地区早期的居民们一开始是由中国台湾南下的,其祖源地甚或可以追溯到中国华南的古陆。

在展陈设计上,上海博物馆依据展厅建筑特点,巧妙利用柱网间的层高差,丰富空间展示层次,设计舒缓的展线,并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三维渲染动画烘托沉浸式的展览氛围。

此外,在展览的互动展区设计了可触摸的复制品,并首次设计了盲文说明牌,结合无障碍参观设施,让更多人群共同领略太平洋文化的魅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