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其最为奇秀壮观、最为摄人心魄的风景,当属渝鄂交界处的三峡。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数亿年的天地造化,成就了这独步天下的天然山水画廊。

三峡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三段峡谷的总称。它西起重庆市奉节县的白帝城,东迄湖北省宜昌市的南津关,跨奉节、巫山、巴东、秭归、宜昌五县市,全长约200公里。这里山势雄奇险峻,江流奔腾湍急,峡区礁滩接踵,夹岸峰插云天,自古就有“瞿塘雄,巫峡秀,西陵险”的说法。

然而,除了这独步天下的美景,三峡的美食亦让人沉醉其中。

三峡美食既有川菜善于利用麻辣而不囿于麻辣的优点,又有鄂菜善于烹鱼和蒸菜的特长。峡口风味世代承袭,形成了“原汁、咸鲜、偏辣”的独特风味。其中尤以峡口明珠汤、三游神仙鸡、白刹肥鱼三道名菜闻名遐迩,被称之“峡口风味三宝”

峡口明珠汤

此菜是根据西陵峡口雄伟壮观的景色构思制成的美味佳肴,除了色香味俱全,峡口明珠汤还颇有“诗意”:清蒸鸡蛋制成西陵峡口群山峰状,浮于鸡汤汤面,三色鱼丸似明珠漂浮于群山之间,形象逼真,仿佛置身于三峡美景之中。观看引人入胜,品味更是鲜嫩爽口。

三游神仙鸡

三游神仙鸡是宜昌传统菜。相传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途经夷陵(今湖北宜昌市),被三游古洞的险峻吸引,遂备上酒菜到此一游,对酒吟诗,胜似神仙。后人便将“三苏”所吃的鸡,命名为“三游神仙鸡”。

该菜系选用肥嫩仔鸡为原料,经宰杀治净后,以整鸡置砂钵。用麻油浇淋全鸡,再用上十种调料腌渍,再加高汤及香料、冰糖等调料烧沸,然后移小火至汁浓鸡熟装盘。色泽酱红,香糯软嫩,很有特色。

白刹肥鱼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奔流不息的长江不仅构成了天然的诗画长廊,更用多种多样的河鲜,滋养着两岸的人民。三峡一带盛产鱼,三峡人也都爱吃鱼,江鲢、肥鱼、黄骨头……各个大小餐馆的鱼火锅和各种以鱼为材料的菜肴多不胜数,但最有名的应该是传统名菜白刹肥鱼。

此菜采用虎牙滩到南津关一带出产的肥鱼,和肥膘肉共蒸而成。鱼肉鲜嫩,鱼汤肥美,菜肴清淡,原汁原味,深受中外食者好评。在此基础上,还制作有绣球肥鱼,牡丹珍珠肥鱼等花色。

巫山烤鱼

重庆人爱吃烤鱼,也有很多吃法,万州、巫溪、巫山等地的烤鱼都很不错,其中,巫山烤鱼是一种发源于巫山的特色美食。它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将腌、烤、炖三种烹饪方法有机结合,用料方面除了民间秘方外,还结合了重庆火锅的用料精华,采用50多种草药及调料调制出麻辣烤鱼、酱香烤鱼、泡椒烤鱼、葱香烤鱼、香辣味烤鱼、鼓汁味烤鱼、共十余种口味,令人回味无穷。

翡翠凉粉

翡翠凉粉是蜚声中外的三峡地方特色小吃。在巫山,有一种开满黄色小花的灌木,植株的大小和叶子的形状有点跟茶叶相似。这种植物当地叫“臭黄荆”,主要生长在巫山海拔700米以下的溪沟边或者山上。大概是因为这种植物叫臭黄荆。所以,这种凉粉取了个名,叫“臭叶子凉粉”,并且一直叫到现在。不少游客吃了这种凉粉后,认为这个臭字玷污了这么好吃的东西。便有客人根据它碧绿如翠的颜色,取了一个诗意的名字──翡翠凉粉。

三峡的美食不但味道鲜美,而且很多还是“大有来头”的历史名菜:曹操曾大设萝卜宴犒劳三军将士、“张飞鱼”的美丽故事千年流传、昭君桃花鱼至今仍是春季时节的传统名菜...

长江三峡是举世闻名的风景名胜,这里高山与平原地貌交叠,巴蜀文化与楚汉文化交汇,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区位,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三峡饮食文化。

当你陶醉在三峡自然美景时候,不妨细细品尝这里的特色美食,去感受长江的慷慨馈赠。拿起筷子,将着美景与美食,送入口中,融进心底。

END

内容:由百代旅行原创出品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作者:松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