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妄想时候兴,如此一定非贤圣。不肯善守学安静,盼兴时候好胡成。不兴时候不作孽,但兴时候比横行。高贤不想听自然,倘若兴时好立功。常人错时才逞势,逞势一定要遭凶。

不兴时候不作孽,但兴时候比横行(资料图)

很多时候某个人很安静,那是因为他没有得势,也就是环境不允许,压制着他,这样的安静不是真安静,这样子的一个善不是一个真正的善,那个恶的种子在心里面藏着、包着。当得了机会的时候,别人不能压制他的时候,这个时候开始兴风作浪。甚至有的人本身就包着这样的一个心,就在等于这样一个时机,等待着我以后怎么样,以后去兴风作浪,所以经文说“盼兴时候好胡成”。这个“胡成”就是胡作非为,去欺负良善,这都不是一个真正的安静,对应到这个修行上,对应到这个丹经上,那就说我们的性子。

有的时候表面上的一种平静是不是真的平静?圣人的一种状态是一种内外一致的,它不是因为外在的原因压制它就很平静,外在的这个环境不能制约的时候,它就兴风作浪,而是不论什么的一个处境,无论什么样的一个环境,甚至无论外人怎么去对待我,是捧我也好,还是辱骂我也好,它的内心像一个镜子一样,永远都是平淡的,自然的,守着自己的这个小宇宙。

善友遇过无数名,从来未见学安宁。但有所为皆是妄,无欲之事不肯从。说到除欲端的处,当下退怠不修行。不但神仙没有欲,正人却也欲心轻。有欲之人能出世,似我痴愚也飞升。

但有所为皆是妄,无欲之事不肯从(资料图)

这一段还是承接上一段,上一段说安静,这一段说安宁,都是指的内心的这种处惊不动,在欲望之中能够保持一个自我的一种状态。说我遇到了很多的善友,这个善友就是身边的好朋友,所谓善友就是正人君子,当然这个正人君子要打引号,就是看似平常都很善,如前面那个时候所说的因为环境的原因,使他不能嚣张,他没有得势,表现出来一种善。

这样的善友,这样的正人君子我遇到过无数的人,太多太多。但是只看到一种外在的宁静,内在上从来没有人真正地下功夫,去除欲,去学这个安宁。这样的一个作为,忙忙碌碌,仍然是个凡夫俗子,无欲之事不肯从,说到除欲端的处,当下退怠不修行,真的让他去做这个事的时候,告诉他经卷的一个宗旨,三教圣人的一个中心,让他去修的时候,人人都觉得难,这个事太难了,很为难。

有欲之人能出世,似我痴愚也飞升(资料图)

祖师在这里强调,不但神仙没有欲,正人却也欲心轻,不除欲,别说成神仙,就是做一个正人君子,那都是很难的。换句话说,倘若要修行,倘若要做正人君子,脚踩着地,头顶着天,就一定要除欲。

有欲之人能出世,似我痴愚也飞升,倘若说不除欲,不究本,随着这样一个心性放纵,在这样的一个物质世界中去沉沦,那如果这样子能飞升,像我这样子的早就飞升了。当然后一句话是一个谦虚之词,祖师用这个痴愚来代表自己,说自己是个痴愚之人,意思是说我的欲也没有除完,我自己的心性也没有放光明,我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更何况于压根就没有去走这个路的人,压根就没有践行的人,压根就没有找到这个根本去除欲的人,那他能脱离这个苦海吗?

关公刮骨疗毒(资料图)

所以在这个世间烦恼的人很多,身边的人各种各样子的,遇到各种困惑,各种的矛盾,其实最好的良药就是这样的一个《除欲究本》,这样的一部非常通俗,非常简单,非常清静的一部经。有时候读经的过程真的很清静,尤其是像《除欲究本》这样子,就是一个自我的反省,一种自我的梳理,一种自我的清洗,很安静的一个过程。它不像别的一个讨论,百家争鸣,或者各种人各抒己见。它不是一种喧哗的一种氛围,而是完完全全的一个人在对照自己的内心。当然这个过程是有点痛,就好象这个关公刮骨疗伤一样,他中毒了,这个毒气已经到骨头了,这个过程是很寂寞的,也很痛苦的,需要一定的毅力才能承受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