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家邮政局的消息,2018年快递年业务量突破500亿件,成为我国快递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意味着我国从快递大国向快递强国迈进的新起点。

近几年,我国快递业保持高速增长力,自2014年起,我国快递行业业务量连续5年稳居世界第一,年业务量占全球45%以上,并以每年100亿件的增长量见证我国快递行业发展进程。

头部快递公司11月份快递成绩单出炉

快递行业继“三通一达”(即申通快递、圆通速递、中通快递、韵达股份四家民营快递公司的合称)、顺丰控股集体上市后,仍有包括百世集团以及德邦物流登陆资本市场,上市民营快递公司增至7家。形成1家年收入超千亿,4-5家年收入超500亿元的企业聚群。

从市值方面,截至2018年12月31日,从A股上市公司情况来看,顺丰控股、韵达股份、申通快递、圆通速递的市值分别为1447.1亿元、518.97亿元、251.82亿元、282.86亿元,两家赴美上市中通快递、百世集团最新收盘总市值分别是125.95亿美元(约合865.97亿人民币)、15.22亿美元(约合104.65亿人民币),从当前市值情况来看,顺丰控股当之无愧成为快递行业中佼佼者,百世集团15.22亿美元的市值垫底。

12月18日晚间,圆通、申通、韵达相继公布了2018年11月份的业绩简报:圆通、申通、韵达业务收入28.03亿元、20.27亿元、15.56亿元,圆通业务量最高,略高于韵达。

据统计,2018年前三季度数据,圆通实现业务量16.3亿票,申通为13.3亿票,韵达为17.7亿票。

据国家邮政局公布的行业数据,2018年11月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完成了58.6亿件,而圆通、申通、韵达业务量为8.18亿票、6.15亿票、8.01亿票,三家企业业务量占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总量的38.12%,由此推断,快递业发展进一步向头部企业集中。

现在快递企业依然处于高速发展,头部企业进一步集中,快递公司将继续保持长期激烈竞争。由于在市场上,新一代的社区团购以及社交电商等一些新零售产业链产生,快递业的新客户源源不断的增加,另一方面国家政策上,加大对快递行业的支持力度,因此对头部快递企业是利好的。从种种迹象表明,快递行业将持续增长,未来尚可期。

快递不再是简单的“快”与“递”

据公开资料得知,快递年支撑网络零售额已近6.9万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比重超过19%,带动制造业总产值约2172.94亿元,年支撑跨境电子商务贸易额超过3500亿元,成为新经济的代表和经济发展新动能的重要力量。

目前,快递业已经拥有3家航空货运公司,行业自有全货机达113架。“高铁+快递”扎实推进,高铁“极速达”产品已开通运营431条线路,覆盖58个大中城市。

如今,全国建设了7.1万个快递末端公共服务站点,建设了27.3万组智能快件箱,大型自动化分拣中心已建成232个。即时配送、限时达、定时达、隔日达、次日达、当日达等构成的服务产品体系不断丰盛,加上大数据、云计算、机器人等现代信息技术和装备加快应用,分拣机器人、自动化流水线、智能算法等实现了仓储、分拨的智能化。可以节省一半以上的人工,极大地提升了工作效率。当下的快递企业加快向综合物流服务商转型,仓配一体、快运、医药、生鲜等新兴服务业务不断扩展,快递企业不再是简单的“递”也不是简单的追求“快”。

另一方面,快递企业极其重视环保,相继推出胶带“瘦身计划”,胶带的宽度缩减25%以上,因此预计一年可以减少胶带使用量上亿米;快递企业通过纸箱循环利用、减少过度包装等一些措施,初步估计,一年可以节约快递包装用品55亿个;开始普及电子运单,将普及率已经提升至92%,估计一年可以节约纸张314亿张。

快递员生存现状:时间按秒算收入低没保障

快递行业的高速发展离不开快递员的辛苦地奔走。

但是,没有保障也是目前大部分快递员面临的现状。

大部分快递公司并没有给快递员交五险一金,那就更别提什么意外险等安全保障了。由于工伤保险的缺失,风里来雨里去、穿梭在大马路上的快递员如果出现风险,那也只能自己承担了。

快递员没有周末,意味着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需要待岗,不敢放假,因为放假就意味着钱变少。据了解,在大部分快递公司中,快递员的收入,多是以底薪加提成方式来计算的。快递员在送件的同时也可以对所负责的片区进行揽件业务,这就是通常所说的上门取件,收1件的提成大约是三四元。

暂且不提假期,挣的也少,也不提每日每夜的体力劳动,最为难熬地是“电商狂欢”,这时候快递量会体然大增,人力自然跟不上,快件不能及时送出去,站点就容易出现爆仓现象,越是紧张的时期就越容易出现丢件、错件、取错件等现象,一旦出现这些丢件现象,都需要快递员自己承担买家的相应的损失。

虽然快递员目前的困境难以解决,但相信快递行业伴随改革开放的步伐成长壮大,这一困境也会得以解决。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