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叫姜维,太原市游泳运动员和国家一级运动员。本想着一直与水为伴,踏踏实实当好一名游泳教练,却又成为山西省第100例造血干细胞无偿捐献者,从此和血液病患儿结缘,开始了公益之路。有人说他是为了出名,也有人说他是为了逐利。然而,近5年的坚持背后,大家看到的是他的艰辛与不易,他希望苦难、病魔能够永远远离那些可爱的孩子们。

一次献血让他与公益结缘

“我6岁的时候,因为个子高被教练选中进入游泳队开始学习和训练,也就是从那时起与水结下不解之缘。”回忆起儿时的经历,姜维笑说:“你绝对想不到,我是个早产儿,因为身体不太好,经常生病、吃药,父母决定让我去游泳,没想到还真是有效果,自从学了游泳,体质明显好了。”

上小学时,他几乎每天都要训练好几个小时,开始是觉得好玩,可时间长了难免感到枯燥,而且教练管得又严,一个动作不规范,就有可能挨骂,以至于有一段时间特别怕水,担心练不好会挨骂。但在家人的鼓励与支持下,姜维一直坚持着,在小学五年级时获得了省运会冠军。

15岁时,姜维进入了专业队训练,一直到18岁退役,按理说18岁其实还可以再继续坚持几年运动生涯,但是姜维选择了上学,他考入了山西大学体育系。本以为自己会一直专心从事游泳事业,没想到却因为一次偶然的献血,让他早已笃定的生活发生了改变。

2012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姜维决定献血,并留了10毫升血样,成为中华骨髓库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没想到,两年后的一个早上,他接到了省红十字会工作人员打来的电话,说他的造血干细胞和一个9岁的男孩配型成功,问他是否愿意履行当初的承诺,进行捐献。“既然填写了同意书就要履行诺言,当时我毫不犹豫同意了。”姜维就这样成为我省第100例造血干细胞无偿捐献者,为一个当时正在接受治疗的9岁白血病患儿带去了生的希望。

这样的经历,让他开始了解造血干细胞、关注血液病患者,并下定决心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为这些无助的家庭和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面对质疑他也没有放弃

作为一名游泳运动员,姜维一直都想挑战“横渡琼州海峡”,就在他捐献完造血干细胞后的几个月,他递交了申请。在同一时间段,姜维得知沈阳有一名14岁的白血病患者无力支付50多万的手术费,他就想通过横渡来进行募捐,用自己的力量帮助这个孩子。2015年,姜维带着自己的梦想和拯救孩子的梦想,咬牙坚持,最后以“10小时2分钟”的成绩完成了挑战,用自己的力量为那位白血病患者募捐了4万多元。

这开启了姜维“通过比赛做公益”的新梦想,也因此结识了同样善良的爱人。

结婚后,为能和那些血液病患儿打成一片,拉近和孩子们的距离,姜维不顾家人、朋友的反对,毅然决然地剃成了光头。“我希望孩子们见到我时,会觉得我和他们是一样的,也希望可以给予他们战胜病魔的力量”,姜维说着,拿出自己长发时的照片,“比现在要帅好多啊。”山西晚报记者的赞美让姜维有些不好意思,“光头其实也挺好的,都已经习惯了,方便省事!”

“不就是为了出名?”“肯定是为了钱。”“他就是诈捐”……正当姜维下定决心要把这份公益事业一直坚持下去的时候,各种质疑声向他袭来,这让他特别难受。“尤其是2015年,那时候受媒体关注比较多,质疑声也很多,有时候晚上甚至会躲在被子里哭。”姜维说,明明自己只是单纯地想做一件好事,却被扭曲成这样,甚至周围一些亲近的好友也觉得他只是三分钟热度。但是,最后姜维用实际行动和坚持证明了自己的爱心并不是一时兴起,而是从内心深处想帮助患病的孩子们。

2017年10月,姜维参加了台湾澎湖湾举办的国际铁人三项赛,在这次比赛中,姜维也不忘进行自己的公益之旅。在比赛前,他去看望了忻州市偏关县一位白血病儿童,决定一定要帮助这个孩子,带着这份责任,最终完成了比赛,也为那位白血病儿童筹集了数万元善款。

现在,只要参加比赛,姜维就不忘做公益。他已经走过山东、福建、江苏、青海等十多个省市,凭借自己的力量帮助了一个又一个身患血液病的儿童。

为做公益他省吃俭用“克扣”自己

“我要是我老婆,估计早就和我离婚了。”当提到妻子怎么看待自己所做的事情时,姜维笑着开起了玩笑,他说自己是一个特别轴的人,只要是认定的事情就一定要做,现在做的这些公益行动都是自己发起的,所以在行动中难免会需要大量资金支持,“我是一个对自己特别抠的人,打比方说,自己每天花10块钱吃一碗面,但在捐款时我可以捐100元”,姜维说,他一年给自己买衣服和鞋花的钱都不超过500元,所以他认为自己一方面不能在物质上给妻子幸福的生活,另一方面也不能在心理上给妻子安全感,因为自己经常出去比赛,留妻子一个人在家,晚上都要把门反锁好。这么多年过去了,妻子也慢慢习惯了,也逐渐理解和支持姜维的公益行为。

除了对妻子感觉有所愧疚之外,姜维还说自己是一个让父母揪心的孩子,从当初的捐献造血干细胞,到之后的横渡琼州,再到一系列的比赛,每一次姜维的父母都是提心吊胆。他说,“在捐献造血干细胞时,当我扎完针出来,看到了母亲站在那里悄悄擦眼泪”,“在横渡琼州时,中间有段时间突然失联,当我到达终点时,父亲抱着我痛哭。”

“每次需要和那些患儿及家属接触的时候,我都不敢和他们有太多交流,甚至不敢直视他们的眼睛,我怕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姜维说,别看自己一米八几的个头、身材也比较壮硕,可内心却非常柔弱,他见不了孩子们那种单纯而又渴望的眼神,每每此时,也会特别无助,觉得自己的力量实在太小了。虽然每次救助都是点对点的,但每次救助过后,他都不愿再和患儿家属有任何方式的联系,因为害怕听到不好的消息。

最近,姜维刚刚完成了在河南三门峡横渡黄河的比赛,虽然成绩不是很理想,但在姜维看来,“在母亲节横渡母亲河,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活动。”按照计划,姜维的行程已经排到了10月。他这周去安徽的花亭湖,6月底去青海,9月去江苏泰安,10月去辽宁大连。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将爱心继续散播到每一个城市,帮助更多的白血病儿童获得生命的曙光。

采访结束时,姜维表示,不敢说自己可以坚持多久,但是他只要还在做,就一定会用心做好每一站公益行,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人关注和帮助白血病患者。

山西晚报记者 薛琳 实习生 胡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