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再提起观致汽车,依然给人一种卑微的凄凉感,用一首“凉凉之歌”来形容也不为过,大家都知道观致汽车先前作为奇瑞家族里的一员,是被奇瑞寄托了众望,也希望它能在汽车市场里一展拳脚发挥该有的特色,不过观致的结局恰恰是相反的,造出的车型变成了“加好不叫座。也使得观致没能掏的人生的第一桶金,反而给企业亏损了几个亿。

而对于观致的失败,众多消费者也作了很多分析,有消费者这样评价,说观致不会讨好消费者,旗下的车型更新迭代的速度过于缓慢,车型的颜值配置以及性价比很难博取消费者好感,使得观致落得如此下场。其次就是观致的车型定位,不够精准,定价有点偏高,这也使得消费者转眼选择了其他品牌。

不过抛开上述问题外,观致汽车的造车工艺以及车型产品力的表现并没有太大问题,一开始观致汽车涉足SUV这一领域之时,就为自己定下了打造高端品牌的目标,甚至成为第一位吃螃蟹的人,那么为何观致并没有尝到甜头呢?反而吃了一嘴的泥。之所以会出现此种状况,最重要的因素还是由企业来决定的,观致在市场中的宣传策略不得不说很水,营销方案和产品力的宣传不够吸引消费者,还有观致市场的布局不够完善,导致车主的售后服务缺失,让消费者各种吐槽。

最重要的一点还是要落到车型的定价上,在SUV大繁荣的景象下,同级车型里的哈弗H6、吉利博越、传祺GS4以及长安CS75等品牌基本保持在9万左右,而合资品牌马自达CX-4、日产奇骏、本田CR-V等品牌则定在了15万左右,可观致的定价刚好被夹在了中间,观致5的起售价竟然在13万左右,这种两极化差异,让消费者不能接受,毕竟你是自主品牌,请问你的诚意何在?

所以观致汽车成了人人排斥的品牌,也被消费者各种嘲笑,明明手里拿着一把好牌,硬是被奇瑞打的稀巴烂,最终落得一个4年亏损80亿的大笑话,现在只能惋惜奇瑞明明拥有一身好本领,却偏偏没有发挥出来,奇瑞的此种造车理念真的要好好改改了,虽然在17年把观致这个累赘卖了一个好身价,但企业不改变现在的造车方法,恐怕很难得到进步与发展,最后也只能被长城、吉利、比亚迪这样的企业给甩在身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