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麻醉,

各位小伙伴的看法都是什么呢?

“麻醉会让人变傻”

“麻醉对人身体不好”

......



所以,很多人对于麻醉,

都是说不出来个所以然,

可就是觉得不好

像下面这位“丈夫”一样↓↓



但麻醉真的是像他所言,

“对小孩子有影响,对大人也不好”吗?

你们,真的了解过麻醉吗?


其实,医疗界是流传着这样的句子:

外科医师治病、

麻醉医师保命!


正好本周是“中国麻醉周”,

中六君也得跟你们聊聊

“关于麻醉二三事儿~”


什么是麻醉?



麻醉并不简单的是让人失去感觉。,麻醉是用药物或其他方法使病人整体或局部暂时失去感觉,以达到无痛的目的进行手术治疗。麻醉医学能够为患者提供舒适化的诊疗,但很多人对麻醉仍然不了解,甚至存在误解,究其原因,都是在于“安全”。


麻醉到底安不安全?


其实早在古代时期,就有了“麻药”的出现,比如说传说中华佗的“麻沸散”,18世纪时,乙醚等全身麻醉就成功应用于外科手术。麻醉剂的使用,可以说是人类医疗史上了不起的一项成就,但一直以来很多普通人都有个疑问:打麻药会不会让人变“傻”?

大量的临床数据表明,麻药对人脑的影响是短暂且可逆的,而不是非毒理性和创伤性的,麻药的用量都是经过严格精确的计算,从用量到药品选择上的可控性高,而且一般麻醉药物代谢快,不会蓄积在体内,所以不会对智力造成影响


那么对身体的影响呢?

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曾根据病人全身健康情况与疾病严重程度制定了“ASA体格情况分级”。


I、II级病人对麻醉的耐受力均良好,麻醉经过平稳;


III级病人接受麻醉存在一定的危险,麻醉前需尽可能做好充分准备,对麻醉中和麻醉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要采取有效措施,积极预防;


IV、V级病人的麻醉危险性极大,更需要充分细致的麻醉前准备。

总体来讲,患者的身体越差,麻醉的风险就越高


那么像开头“丈夫”所言呢?


无痛分娩对胎儿有没有影响?



一般的无痛分娩即硬膜外镇痛,使用的药物一般包括小剂量的局麻药和少量阿片类药物,是经过高度稀释后使用的,只有少量药物被血液吸收,而进入胎儿体内的就更微乎其微。


”如果麻药要影响婴儿,需要经过妇女和胎儿之间的胎盘屏障,之后才能进入胎儿体内。“蒋海表示,膜外镇痛是在硬膜外腔植入细管,外接电子镇痛泵,进行药物匀速精准镇痛,麻药并不会到达胎盘,所以不会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


麻醉只能用在手术室?


临床上还有句话叫“只有小手术,没有小麻醉”,说明麻醉医学的重要性。



那么,麻醉都用应用于什么地方呢?


①临床麻醉

涉及麻醉前后围手术期的一切处理。做好麻醉前准备工作,如了解病情,结合手术选择最适当的麻醉和药物。为了减少病人术前的精神紧张,保证麻醉和手术顺利进行,可适当给予镇静药、镇痛药、抗胆碱药等麻醉前用药。


注意:麻醉前要禁食,以防麻醉、手术时发生呕吐、误吸等合并症。病人接到手术室后,按照操作要求施行麻醉。麻醉、手术过程中要严密观察病人的变化,进行必要的处理。麻醉后将病人安全运返病室或麻醉恢复室,继续进行监测治疗,直到病人恢复正常生理功能。麻醉时和麻醉后作好麻醉记录。


②重症监护

危重症病人或麻醉手术过程中发生严重并发症的病人,如发生循环、呼吸、神经、肝、肾、代谢等方面的功能严重紊乱者,可以集中在集中精密贵重仪器设备的重症监护单位,由受过专业训练的医护人员进行周密和精良的监测治疗。


③急救复苏

手术麻醉过程中会突然发生心跳呼吸停止,在急诊室和病室等场合由于各种原因也可能发生的循环、呼吸功能衰竭(如疾病、创伤、溺水、触电、交通事故等),需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这时都需要麻醉工作者参与抢救。

④疼痛治疗

对于各种急慢性疼痛 (如创伤后疼痛、腰腿痛、神经痛、肿瘤疼痛、中枢性疼痛、无痛分娩等)进行治疗。

比如说在我院,除了手术室之外的麻醉,还有包括无痛胃肠镜、无痛取卵、无痛人流、术后镇痛、无痛分娩等都需要麻醉医师的支持。


简而概之:


术前评估、术中麻醉、术后镇痛

——临床麻醉,为患者保驾护航

心肺脑复苏、危重症抢救

——危重病症,陪患者披荆斩棘

无痛诊疗、慢性疼痛治疗、癌痛治疗

——疼痛路上,为患者指点迷津


本文指导专家


麻醉科蒋海医师

副主任医师


学术任职:副主任医师,1997年本科毕业,2005年硕士研究生毕业,2012-2013年美国西南医学中心交流访问学者。工作期间,发表核心期刊论文十余篇,SCI收录论文1篇。获得省科技厅、卫生厅基金若干项。


学术专长:从事临床麻醉工作10余年,不仅熟练掌握各类手术的麻醉方法,穿刺技术,而且能根据患者病例生理状态变化全面高质量地完成术中管理,对各类危重患者急救处理也有较为丰富的经验。


文章部分内容来源于封面新闻、白色暖心舍

记者:周家夷

部分图片来源于摄图网、搜狗图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