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医疗条件差,人常言,生孩子就是一只脚踏在了棺材里,于是就催生了稳婆这个行当,专职接生,为民间三姑六婆之一。

话说黄陂村有个稳婆,姓李,年轻时学过医术,后来专门给人家接生,又懂推宫活血,技艺高超,有难产、血崩、横胎者,到她手中总会妙手回春,平安诞下婴孩来,这大半个镇子的孩童都是她接生的,是以无论老幼,皆称李氏为李干娘。

李氏育有一子,又有一个贤惠识字的儿媳,夫妻俩对李氏甚是孝顺,镇民都说,此为李干娘的福报。

一日,身怀六甲的儿媳,跟李氏一道去庙会买些红糖生姜糕饼之类的东西,返家途经半山腰的一处山神庙,前些天因为地动,本该是山道的地方,变成了悬崖,上面搭有一桥,婆媳两人小心翼翼地踏在独木桥上,儿媳过去之后,李氏一只脚甫踏在桥面,忽地没由得的吹来一阵疾风,她站不稳,跌入山下。

儿媳大惊,喊了半晌,没有人应,手足无措跑到家里,左邻右里一听,这还得了,背着绳索扣攀,沿着峭壁下山寻找,天黑了也不见人影,众人又连着寻觅半月,漫说是人,连一缕破布都没有看到,最后悻悻罢手,儿子儿媳痛哭流涕,造了一副棺材,衣冠下冢,好几个村子的人都来送葬。

话说这李氏,只觉得耳畔生风,如坠无底深渊,少倾失了知觉,再醒来时,发现躺在床上,被褥床帐考究,绝非普通人家,旁边候着一个丫环,见她醒来,连忙去报主人。

主人进来,冲李氏施礼,李氏阻道,“主人家折煞老身了,我这条老命是您救的,我得向您叩头才是。”

主人道,“素闻李干娘手艺高超,于是今日请您老人家来,却有一事想让干娘帮忙。”

李干娘心讶道,他却为何知道我的来历,于是说道,“但凡我这把老骨子能办到的,您就请说。”

主人道,“我家娘子临盆在际,平日身体羸弱,又是头胎,颇有些子凶险,所以鲁莽请李干娘来了。”

李氏道,“这接生之事,刻不容缓,主人家你快快带我去。”

主人千恩万谢,领着她到了另一房间,途中,李氏见这宅子雕梁画柱,仆人成群,心里担心产妇安危,也不作多想,开门绕过屏风,来到床前,那妇人躺在床上,满头是汗,李氏见羊水已破,搭手号脉,不禁大骇。

这脉相极为奇诡,李氏接生多年,从未见过如此怪脉,不似人相,一瞬间,李氏又想到自己乃是被一股怪风吹到这里来的,难不成这宅子的主人并非人类?李氏稳住思绪,让丫环去端热水剪刀。

这一番只忙得天昏地暗,李氏和产妇俱是大汗漓淋。

也不知过了多久,随着一声啼哭,一个皱巴巴的婴儿生了出来,李氏长长松了口气,她倒真怕生出一个毛茸茸的狐狸黄皮子出来,这男婴脸色黑紫,明显是憋的,怕是再过一会儿,母子命危矣。

李氏将胎衣装在一个陶瓮里,讨来一个铜钱,丢了里去,又把瓮口密封起来,依着老祖宗留下的规矩,必须是稳婆将这胞衣埋在向阳坡下面,以免野猫野猫叼了去,那样的话,对这婴孩以后的成长极是不利。

谁知刚封好瓮,主人便心急火燎地唤来一个马夫,告诉李氏,说现在必须马上动身离开此地,也不说什么原由。

李氏有些失望,这主人事后却连一句感谢的话都没有,就急急打发出门,又一想,我又何必争执这个,母子平安,我良心也安稳了。

于是上了马车,也不好意思问马夫,马夫甩鞭,这两只马疯了似的,奋蹄而去。

但觉车外呼呼生风,李氏心奇不已,撩帘向外观望,这一看,只瞧得头皮发麻,两股战战。

马车竟似在空中飞一般,诸多景观看不清楚,流光溢彩,日月星辰去了又来,来了又去。

李氏不由得啊了一声,两眼一黑,再次睁开的时候,却见自己所站之地,依然是山神庙前的独木桥边。

如恍然一梦,半晌缓过神来,又见自己抱着封好的瓮,讶道,“原来不是梦,这家主人急着将我支开,大抵是怕我发现他们的身份,我这次是碰到什么鬼神了?”瞧瞧这胞衣瓮,又心忖道,这胞衣绝非凡物,曾有一个同行给狐仙接生,胞衣卖给一贵人,得了百两纹银,这仙品胞衣因与婴儿同源,可入药治万病,相当于将婴儿灵气分于病人,病人虽会痊愈,却给婴儿带来不必要的灾厄,凡是稳婆接生过的人家,皆不能逆天而行报复稳婆,是以无论稳婆将这仙品胞衣如何处理,主家都无可奈何。

李氏想到这里,进了山神庙,见有一锄,于是拿它在一向阳坡地挖了一坑,要把这世间罕有的胞衣深埋进去。

觉得不深,又多挖了一尺,却听当的一声,锄头碰到一物,竟然也是一瓮,瓮里装了十几锭黄金,按时价来算,买千亩良田不在话下。

若非李氏心正,埋这胞衣,岂会得到这瓮金锭?

李氏抱它归家,又心疑道,“离家不过两日,这路道草木却有些不同,”不知何故,回到村子,被熟人认出,像见鬼一般,李氏见他们模样也有些改变,有些小孩见也没有见过,同辈的也似乎一夜之间老了许多。

细问之下,大惊,原来自己离家竟然有七年之久了。

却有一人拉了李氏,道,“李干娘,你还不快回家看看,你家孙子病得不轻哩。”

李氏险些晕倒,是了,是了,我离家之时,儿媳就大了肚子,这七年过去了,我那没有见过面的孙子也该有七岁了,撒腿跑回家,儿子儿媳差点骇掉下巴,相认之后,抱头痛哭。

李氏着急孙子,长话短说,看到一个六七岁的男孩,躺在床上奄奄一息,儿子儿媳说他得了重病,诊金又贵,闹得家徒四壁,孩子的病还没有好,眼下马上就断药了,正愁着呢。

李氏道,“儿子媳妇不用担心,妈妈带钱回来了,”这才明白,那家仙主催她快走的原因,再晚片刻,便连孙子的面都见不到了。

借了马车,赶赴县城,在良医的妙手下,孙子痊愈,李氏始终问寻不到那日邀她接生的主人是何方神圣,只得每年逢着坠崖之日,带全家在悬崖处烧香,以谢厚恩。

(故事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