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成都4月2日电(记者吴光于)“孩子找到了!找到了!”电话那头,成都网约车司机王明清的声音兴奋无比。

2017年6月4日,在成都市龙泉驿区十陵镇,王明清在出车前擦干汽车上的雨水。新华社记者薛玉斌摄

“多亏了你们,多亏了林警官,女儿终于找到了!”为了这一天,今年50岁的王明清已经等了24年。

1994年1月8日下午5点,王明清和妻子在成都九眼桥附近的街边卖水果,还差10天就满4岁的女儿王启凤在他们给顾客找零钱的工夫就失踪了。

24年来,从成都到老家安岳县,他们报案、登报、四处找人、来回奔波。王明清还拉过人力板车,一边送蜂窝煤,一边找孩子。他们不敢离开成都,盼望着,有一天女儿能想起九眼桥,回来找他们。

2014年底,王明清开起了网约车。他的车上贴着寻人启事,座位旁放着寻人卡片。他像复读机一般,一遍遍地向乘客讲述着20多年前那个悲伤的下午,希望人们帮他把寻女的消息扩散出去。

2017年6月4日,在成都市龙泉驿区十陵镇,王明清在家里整理寻找女儿的小卡片为出车做准备。新华社记者薛玉斌摄

2017年6月,新华社对王明清寻找女儿的故事进行了全媒体报道。《女儿,等着我!》融媒体报道播发后反响强烈,多家媒体进行了转载。一时间,帮助王明清找女儿,成了一场全社会参与的公益行动。

新华社记者也多次跟随成都市公安局刑侦局的打拐民警先后赴河南、广东等地寻访疑似对象并采集DNA,然而却屡次获得比对失败的结果。

就在希望愈发渺茫的时候,远在山东的一位民警--山东省公安厅刑事侦查局物证鉴定中心高级工程师、著名模拟画像专家林宇辉向王明清伸出了援手。

在2017年美国留学生章莹颖案件中,他曾为美国警方提供了一张犯罪嫌疑人的模拟画像。“当时我的女儿从国外给我打来电话,她看了新华社报道,让我一定要帮帮这位父亲!”林宇辉告诉记者。

根据王明清提供的王启凤妹妹幼儿时期的照片(姐妹俩小时候十分相像)和夫妻俩的照片,林宇辉很快绘制出两幅模拟画像。

林宇辉绘制的模拟画像。

今年,一位生活在吉林磐石的女孩康英在网上看到了画像,画像竟与自己惊人的相似。联想起自己是被养父母抱养的身世,她联系到了王明清。

康英告诉王明清,自己小时候生活在资阳市安岳县来凤乡,距离王明清的老家资阳市安岳县通贤镇直线距离不到20公里。自己的额头上有个疤,一哭就反胃,越来越多的特征的重合。

今年3月,在宝贝回家志愿者的帮助下,康英采集了DNA。4月1日,终于传来比对成功的消息。目前,康英在林宇辉和志愿者们的帮助下,已经买好回老家的机票,将于4月3日与亲生父母相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