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整理红外相机照片,一不小心看到了我们兔狲君不为人知的一幕。

虽然在你们凡人的眼中,我是这样的

蠢萌肥硕

或者

腿短毛厚

于是,在一个雪尚未消融的傍晚,当阳光在对面山岚上最后停留,漏出一丝霞彩的时候。

我们兔狲君终于逮住了一只鼠兔。

对,就是这家伙。

饿了一天,今天终于开饭了。

只用了不到十分钟的时间,我们兔狲君就迅速打扫了战场。

在一阵大快朵颐之后,兔狲君酒足饭饱舔了下嘴唇,然后瞭望了下远方,那里,还有一只明天的鼠兔,以及明天的明天的鼠兔。

说实话,看了数千张兔狲在红外相机里的照片,其中最多的,就是45度角仰望天空,各个地方,各个时间,微仰着脖子,露出一张1平方米面积的圆脸。

在一个胖子的世界里,没有什么比思考下一顿吃什么更重要了。

当然有必要做下补充说明,虽然名字里带了一个“鼠”字,但我们鼠兔属于“兔形目”,是实打实的“兔子”,不是“老鼠”。

在青藏高原,比较常见的有两种鼠兔。

分别是

高原鼠兔,也叫黑唇鼠兔

以及川西鼠兔(俗称大耳鼠兔)

黑唇鼠兔主要生活在草原上,而川西鼠兔主要活动在山坡石间,具有攀岩走壁的能力。这两种鼠兔,成为了兔狲君食谱上最重要的菜单。

而与兔狲共享这个食谱的,还有两个阴魂不散的老对手:藏狐以及赤狐。

这其中,藏狐和兔狲的生态位最为接近,作为中小型食肉动物,都以鼠兔为主要食物,唯一的差别可能是兔狲会更接受有坡度的草地,而藏狐更喜欢相对平坦的草原。但在三江源,这点微小的栖息地选择差距显然无法阻挡它们的相遇。

而赤狐,显然战斗力要强一些,大长腿足以帮助它捕食一些小型的有蹄类。在整个藏区就流传着赤狐喜欢跑到羊圈里叼走羊羔的故事,每个繁殖季,赤狐都是牧民主要的防范对象之一。

赤狐的生态位可以说进可攻退可守,食物充足就去虐待小型有蹄类,食物不够就去欺负藏狐和兔狲。

虽然你们要和我抢吃的,但是我是只猛兽啊,我怕什么呢?

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将和北京大学自然保护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膳魔师等合作,启动三江源多物种研究项目,来进一步分析兔狲、藏狐和赤狐的栖息地和食性重叠,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促进其栖息地保护。期待大家的关注。

作者介绍

<hr/>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