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气在中医术语中指流动着而看不见且有生命作用的精微物质,是推动脏腑生理活动的动力。

真气有先天和后天之分。先天之气是随着生命而来的,是由元精化生出来的,所以也叫元气。人在生活过程中,元气不断消耗,因此尚须得到后天之气不断地给予补充,才能够化源不绝。后天之气是由口鼻摄取的氧气和养料(古称阳精阴精),随着血液循环到达组织间隙被细胞摄取后,在氧化过程中产生的热和能,为人身生命的物质基础和动力源泉。《灵枢刺节真邪论》说:"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

《内经》认为真气(元气)是先天元精化生,发源于肾,藏于丹田,借三焦之道通达周身,推动五脏六腑等一切器官、组织的活动。真气所在部位不同,表现出来的功用也不一样。为了便于言说,古人就给它定了一些不同的名称.张景岳说:"气在阳即阳气,气在阴即阴气,在胃日胃气,在脾日充气,在里日营气,在表日卫气,在上焦日宗气,在中焦日中气,在下焦日元阴元阳之气。"在经隧的叫经气.故《素问·离合真邪论》说:"真气者,经气也."这就说明真气的功用是多方面的。

营气是行于脉中(血管)的精气,流滋于中,营养五脏六腑散布于外,润泽筋骨皮毛。《灵枢邪客篇》说:"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荣四末,内注五脏六腑。

卫气为阳气,熏于盲膜,散于胸腹,五脏六腑得到温养.外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温养皮肤肌肉。《灵枢本脏篇》说:"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膝理,司开阖者也。"又说:"卫气和,则分肉解利,皮肤调柔,膝理致密矣。"因此,我们知道,卫气不但能温养内外一切脏器组织,而且具有保卫肌表、抗拒外邪的功能。

宗气是饮食水谷和吸人的大自然之气相合化生而积于胸中之真气。宗气是走息道司呼吸,语言声音呼吸强弱,均与宗气有关。其次,是贯通心脉以行气血,凡气血运行以及肢体的寒温活动能力也与宗气有关。

真气是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上产生的,从胚胎时期以至发育成长,寿活百岁,真气都是生命活动的根本动力。若能经常保持真气充足,那么身体永远是健康的,精神是充沛的。真气消耗而不能补充,身体也就渐渐衰弱了。真气消失,生命也就走向了终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