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今年A股市场已经跌了23%了(以沪指为例),跌了大半年了。

沪指成交额不足千亿元,破净股超过了200只,5元以下的低价股超过了700只……

感觉上,这些特征出现以后,A股似乎就跌不动了。

这里,真的就是底部?我觉得,还真不好说。

当然,近期主力资金用大金融护盘,强行不让沪指靠近2638点,在我看来,这种举动反而阻碍了真正的“市场底”出现。

当我们对未来感到迷茫的时候,往往都会从历史中寻找答案,这也是人性的体现之一。

数据显示,自2000年以来,A股市场共出现过3次“底部”,分别是:

2005年6月6日:998.23点

2008年10月28日:1664.98点

2013年6月25日:1849.65点

这三次市场见底都存在一些共同特征,大概有以下几点。

估值低

三轮市场见底,A股在每次底部区间都出现了明显的估值底。从全A市盈率(TTM)中位数和市净率中位数来看:

2005年6月市盈率21.49倍,市净率1.73倍;

2008年10月市盈率15.94倍,市净率2.16倍;

2013年6月市盈率27.81倍,市净率2.45倍。

再看当下:

市盈率29.01倍,市净率2.82倍,已经接近2013年底部区域的水平,但还是偏高

地量已现,200多股破净,700多股不足5元,A股究竟何时见底?

‍成交量下滑‍

成交量萎缩也是 A 股进入底部区域的重要特征,也即所谓的“地量出地价”。从全部 A股换手率(20 日移动平均)看:

2005 年 6 月最低仅 0.89%

2008 年 10 月最低为 1.25%

2013 年 6 月最低为 1.55%

当前万得全 A 换手率为 1.50%,已经低于 2013 年 6 月时水平。

地量已现,200多股破净,700多股不足5元,A股究竟何时见底?

从历史上看,成交量并不一定领先指数见底,但是熊市底部成交量往往是上一轮牛市峰值的10%。当前日成交额不足 3000 亿元,前期峰值为 2015 年 6 月 8 日的 22593.09 亿元,约为前期峰值的 12%,似乎离底部的标准还差一点。

地量已现,200多股破净,700多股不足5元,A股究竟何时见底?

低价股数量上升

从历史上看,低价股(5 元以下)大规模出现的情况一共有 4 次,分别是:

2005 年 8 月:926 只,占比全A 71.2%

2008 年 11 月:966 只,占比全A 61.5%

2012 年 12 月:560 只,占比全A 22.8%

2013 年 7 月:503 只,占比全A 20.52%

目前来看,全 A 低价股共有 753只,占比全部 A 股 21.31%,似乎接近底部标准了。

地量已现,200多股破净,700多股不足5元,A股究竟何时见底?

强势股补跌

在 A 股三次下跌至底部的尾声阶段,都出现了强势股补跌的信号:前期相对大盘取得超额收益的强势股,在市场探底后期跌幅明显,往往跑输大盘。

关于这一点,去年及今年上半年逆势走强的大消费板块近期补跌明显。

从这些特征来看,当前A股即使不是底,也在接近底部。考虑到主力资金强行护盘的因素,以及估值比历史底部略高等因素,今年A股市场如果真的见底,其级别也不会是历史大底,更可能是一个中期底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