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讲的是基础知识,但一再被问,大多数人还是不能理解。

比如下面这位群友,他毕业后这两年没上班,备考并做些副业,也就是比同龄人少了两年工作经验。现在,肯定是求职受挫了,到处搜求职类文章,看我幽哥的有些文章貌似靠谱,也可能是亲友向他推荐了我,他就进了群。

但他看文章只看文字,浮于表面,也过分教条。他知道我的核心理念还是,讲究实惠,主要要进大公司,稳定后发展副业,淡化行业和岗位。

以上这是概述,但刚开始进入求职市场,总会只捕捉一点,如下你看,他盯着“大公司”投递岗位。

任何道理尤其方法,放到自己身上都要做个变通。

究竟是选择高工资,还是大公司?

挨个来看下他的四大要素:

  1. 一,学历还行,本科以上了,默认你是985重点,25分给你满分25;
  2. 二,工作年限,比如对方要5年工作经验,对应满分25分,你3年则也有个15分,但现在你没有工作经验,是0分;
  3. 三,期望工资和职位预算匹配,也即是你能提供银行流水,对方会在此基础上给个30%甚至90%的增幅,可惜你失业2年,没有银行流水、工资证明、工作证明,你这项是0分;
  4. 四,目前公司知名度高,此项总分25分,你又是0分,因为你没有离职证明,别说大公司给你背书了,你都没有小公司给你背书。

以上求职者在市场上的四要素,总分100分,你只有25分,你说怎么求职呢?

你得先低姿态就业,完成“在职”二字,也就是先找到东家,找到能给你的简历和求职背书的单位。

这种情况下,先满足基础的就业需求,其次才是工资高低、企业大小、工作制度、加不加班996等的问题。通俗一点来说就是,先吃饭。

究竟是选择高工资,还是大公司?

这个道理都不懂,还求什么职呢?还一定要高工资,还盯着阿里巴巴投递?这就不行了,难道就仅仅靠着你自己认为的“能力”,靠着你超过常人的“面试发挥”,还是靠着我幽哥的“求职秘笈”?没用啊,巧媳妇也难为无米之炊啊。

究竟是选择高工资,还是大公司?

实在不得已,之前我也写过类似的,目前不大愿意明讲了,也就是你稍微美化下简历,哪怕你这两年是在亲戚的天猫店做外贸员也行,后来升到了外贸主管啊!这就对了。

你这两年空着,又不愿意投递应届生的岗位,还要月薪2万,还要阿里这样的大公司,这显然是无解的,面试电话不可能有。大家看下如下我在截屏中的描述。

究竟是选择高工资,还是大公司?

先解决有和无的问题,再去看工资高低,接着才考虑企业大小。

当然,职场新人会继续纠结于工资高低、企业大小哪个更重要,实际上很容易解决这个迷思:想进大公司,得花时间去捕捉,没个半年一年甚至两年,是进不去的;想尽快入职,则简历必须适当优化,至少超过1年的空白得填平,还得能通过背景调查。

求职确实是一门学问,你看不久前我写的文章《毕业头3年(含应届生),如何选工作?》,主要功力就在于下表。刚毕业不久,这些要素的重要性中,工资无疑是排在绝对第一位的,它即是几乎所有。

究竟是选择高工资,还是大公司?

再看《毕业3年后,如何选工作?》,此时工资占了50%的权重,也是绝对第一位,其他要素加在一起,有了上行趋势。

究竟是选择高工资,还是大公司?

继续看《几年换一次工作比较好?》里面,针对中年人,工资的要素作用才进一步下降。

究竟是选择高工资,还是大公司?

你现在25岁,别过分去考虑中年人35还是45岁甚至55岁考虑的问题,时代别弄错了。

实际上,这六个要素,钱多事少离家近,不倒闭不裁员不加班,前面这一个“钱多”在你的中年来到之前,或者35周岁之前,超过了其余五个的权重之和。

之所以大家认为稳定的体制内工作大家争抢,实际上后面这五个参数对于体制内人来说,分数非常高,但他们的总分也是在中年时才开始超过工资的重要性。

很多人跟父母的就业观有矛盾,问题就出在这里,你23岁,跟早就超过35岁的48甚至53岁的父母,去争论你当下的选择。立场不对、时代不对,权重也不对,这是核心所在。

当然,随着房价和物价攀升,以及税费和家庭开支的进一步增加,对于35岁甚至45岁的人来说,工资的权重也应该达到或者接近50%,我的最后一张表还得适当改一改,工资要素占比40%更好。

究竟是选择高工资,还是大公司?

上面这位群友,又是我另一个粉丝介绍的,她看了不少文章,一直纠结于大公司还是高工资。她才毕业1年,现在一家小公司给她月薪1万,大公司给她月薪4千,你说选哪一个?当然高工资最重要,她还老去纠结,再说她这次的所谓“大公司”也不过就多了一两百人。

究竟是选择高工资,还是大公司?

下面这位帅哥,也看了我几年文章,毕业大半年,也基本没上班。现在要求职了,他只盯着采购投简历,好不容易只拿到了一个Offer,还在纠结行业好不好,并且发来一个公司和职位简介,问我人数够不够,算不算大公司,能不能去。我确实没这么多时间回答,看了文章你也要活学活用啊,不能教条主义。

究竟是选择高工资,还是大公司?

此外,确实每天四五十个人问问题,我不会全部回答,能解答10个就不错了。

关键你还是得多看文章,认真看,不要只看字面意思。

今天本篇文章的知识,属于基础共性知识普及,却整个社会都没人讲。为了让更多的人别再迷茫、再问傻问题,就得先让她或他看到这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