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碳纤维在国际市场里有着很不错的前景,我国碳纤维的研究始于上世纪60年代,在上世纪80年代时我国才刚开始研究高强型碳纤维。不过在最开始研究的那几年里,我国碳纤维的研发速度并没有什么突出成果。

  进入21世纪后,碳纤维在我国市场才慢慢的活跃起来,一改往日的单一,逐渐向多元化发展。随着需求量的日益增多,碳纤维的生产研发也随着需求量的增长不断扩大。

  碳纤维是一种集软硬为一体的特殊性材料,它的质地比金属铝要轻上许多,但是坚硬度却比钢铁还硬,并且还具备了抗高温、抗腐蚀、高模量的特性,所以碳纤维在国防建设和民用建设上都有很大的作用。

  在我国,以微晶石墨材料为原料的碳纤维主要用于国防军工建设,碳纤维属于是一种高新技术,大部分的碳纤维都会被用作研究航天器的外壳材料,虽说民用建设上会有用到,不过一般是不常见的。

  在我国研发碳纤维的科研团队从来没有放弃过他们的研发项目,一直在为之努力。日本东丽、三菱、东邦三家企业研发的碳纤维在国际市场上占有极大的份额,但他们常以高价向我国出售。

  最初小丝束产品并不是用于研制飞机,各国科研力量也没有很好把碳纤维融入到航空航天业,而后更为高档的高模M系列小丝束研制成功才打破了这一僵局。不过美、日两国一直严禁向我国出口这个系列的产品和技术。

  相对于小丝束来说,大丝束就没有那么严格。因为大丝束的生产成本低,所以价格也相对低了不少。不过如果拿两者来比较的话小丝束坚硬度是略胜一筹的。但是这并不妨碍我国继续研发大丝束材料。

  终于,精功集团在全体科研人员不懈努力下,成功研发出了直径为4.2米的碳纤维发射筒,这个碳纤维发射筒,是为 “快舟二十一号”而特制的。

  大丝束碳纤维在我国大放异彩,而我国再也没有因为进口小丝束材料,在国际上出现过进退两难的情况了。大丝束在我国成功的研发就意味着,今后我国碳纤维的价格会降到正常国际水平,再也不会是他们所想的奇货可居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