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球吸烟人数约为11亿,却已在不断下降;可唯独在中国的3.5亿烟民(大于美国总人口)中,每年依旧呈现出上涨趋势。

其实也不难理解,中国式抽烟已从一种个人行为过渡成了社交行为。既然是用来促进感情、增加话题的“社交神器”,那价值不菲的名贵烟草也就成了继手表、豪车以后第三大逼格神器。烟文化有的时候甚至更高于酒文化,烟一递手,见人说人、见鬼说鬼的话匣子也就打开了。

和高调社交不同的是,中国的烟厂们都可以保持着“低调做人”的态度。

当茅台在年头叫嚣着“超过LV成为世界顶级奢侈品”的时候,他也许并不知道:2016年烟草行业在中华的带领下,光缴税就上了10795亿元。而“十二·五”期间,本土烟厂累计实现工商税利总额47680亿元,其中约87%上缴国家财政,累计上缴额达41323亿元。

4万亿是什么概念?就在08年全球股灾开始后,央妈救市花费的所有货币投放量都不足4万亿元人民币;4万亿是什么概念?一支辽宁舰航母编队所有舰艇和舰载机的采购费用大约为690亿元人民币,4万亿人民币够组建57支这样庞大规模的航母编队。

巅峰总资产才1万亿就敢呱呱叫的茅台,你看人低调的中华说什么了吗?

造成这种反差的地方就体现在烟草的毛利上。一包65的软中华,就算集合了津巴布韦最黄金地段的高端烟叶、良心滤嘴、五角星标,其成本也不过就在5元左右,成本不过7.69%,盈利高达92.31%;

就算按照烟企上报的74%毛利率来看,这已能够让“中华”们拥有足够的底气,在交完45%的消费税后,再轻轻松松扛起25%的企业所得税。

“吸烟有害健康,请勿在禁烟场所吸烟”等这样的字眼挡不住业绩再不好的烟厂也能做到A股上市的3、4倍利润,深尝垄断的甜头,这可能也是当下烟厂讳莫如深的真正因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