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三国我们不能不讲到曹操,三国魏、蜀、吴,魏国的开国皇帝实际是曹操,但曹操在位并没有称帝,他的儿子曹丕追任他为魏武帝。曹操这个人在位的时候名声不太好,被大部分人称为奸贼,那么曹操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鲁迅先生曾说“曹操是一个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非常佩服曹操,也是近代以来第一个为曹操翻案的人。那么曹操到底是一个奸贼还是一个英雄?

今天我们就对曹操的历史形象做一词阐述,民间都说曹操“奸”,不喜欢他。苏东坡再讲北宋的时候,民间有很多说书的说到刘备的失败大家痛哭流涕,说到曹操失败大家拍手称快,所以在北宋的时候曹操就是一个不讨人喜欢的人,那么曹操都干了哪些不讨人喜欢的事呢,一个曹操为人奸诈,这个不应该算,古代打仗兵不厌诈吗。第二个说他篡汉,这个问题我们想,这个王朝的皇帝为什么一定要姓刘呢,为什么不能姓曹呢?这个姓曹的代替姓刘的就是奸,这个说发也有些说不过去。这两种说法其实都不能说曹操是一个不好的人,一个奸人。那么曹操问什么从古到今大部分人都不太喜欢他,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其中三国演义里曹操说了这样一句话让我们最不满意,那就是:“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这个问题就大了,一个人宁可我对不起天下人,也不能让天下人对不起我,这个人就太坏了。所以我们讨厌曹操,但这个说法是不是真实存在的,是冤案吗,如果是冤案,我们就要为曹操翻案。

那么这句话哪来的呢,历史上曹操刺杀董卓失败后逃出京城到吕伯奢家避难,由于疑心太重,结果误杀了吕伯奢一家老小,杀了之后结果发现误杀,特别凄怆,结果,唉!算了,算了,“宁我负人,休人负我”说了这句话,我们体会下当时的情形,曹操也是自我安慰和自我排解,勉强的为自己的一个错误做了一个辩护,到了三国演义把曹操这个变成了理直气壮,把“宁我负人,休人负我”前面加上了“天下”两个字,这就大不一样了,当时曹操做这句话只是就是论事,虽然我错了,我对不起人家,但现在我没办法了,我走投无路了,只好我对不起人家,也不能让人家对不起我。所以小说吗,小说都是增加人物感情色彩来突出一个人的性格,所以我们看的《三国演义》或多或少会对曹操产生一些误解。

我们从三国真正的去认识曹操,从曹操打仗,曹操对待自己的丁夫人,对待许攸,对待陈琳,对待关羽,对待杨修,对待陈宫及陈宫的家人等等。所以曹操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人,纵观历史没有一个人的性格像曹操这么有争议。

所以我们看曹操不能从一个故事,但层面的去看,那是盲人摸象,总结曹操这个人可能是中国历史上性格最复杂最多样的,他聪明透顶,又愚不可及;狡猾奸诈,又坦率真诚;豁达大度,又心胸狭窄。可以说是大家风范,又小人嘴脸;英雄气派,又儿女情怀;阎王脾气,又菩萨心肠。曹操展现在我们面前的一会是这张脸,一会是另一种张脸,但不管哪个脸都是曹操的,能够把这些性格统一到一个人身上,这本身就是了不起的事情。

这正体现的是曹操的大气,什么是大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曹操临死前立遗嘱,没有豪言壮语,却“分香卖履,留恋妾妇”。曹操戎马一生,最后归于真实。所以我总结曹操五个字,可爱的奸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