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每座城市,基本都修建有城隍庙。但是,只有六座为“都城隍庙”,分别在北京、南京、西安、广州、凤阳、武功。作为陕西的一座小县城,武功城隍庙的地位为何这么高呢?2013年3月,这里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武功都城隍庙

申威隆:90后“陕西文博一哥”

武功镇是曾经武功的老县城,东南方向修建起新的县城后,这里逐渐冷清下来,变成一座普通的镇。但是,武功镇保留了大量的古建筑,以及悠久的历史和民俗活动。每年农历的十一月初七至十七日,这里都会举行盛大的民间物资交流会,俗称为“河滩古会”。

武功都城隍庙

武功都城隍庙

2018年12月16日,河滩古会在武功镇热火朝天的举行之际,我和家人再一次来到武功县的都城隍庙。它位于武功镇东街中部,始建于北周,唐朝初年扩建,历代均有修葺。最近,这里再次经过维修,焕然一新,人头攒动。城隍庙门前的街道,也变得平坦和宽阔,一株老树的身上,系满红色的彩带,越发显得苍劲了!

武功都城隍庙

武功都城隍庙

武功城隍庙坐北朝南,门前矗立着一座高大的牌楼,高约12米,宽约15米,上方悬挂着一块“都城隍府”匾额,写着“永固金汤”四个金色的大字,彰显了大气磅礴的风采,被誉为关中地区的“第一牌楼”。

武功都城隍庙

登上台阶,穿过牌坊,进入城隍庙的院内。目前,这里的建筑为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重修,主要的建筑物沿中轴线修建,依次为山门、献殿、正殿、寝殿等,两侧有钟鼓楼、东西配殿、碑廊等,基本保留着明代重修时的风格。

武功都城隍庙

献殿为卷棚式,与正殿相连接。正殿为单檐歇山顶,外沿斗拱五踩重昂,四角檐柱有侧角和生起,整个装饰均为琉璃构件,两侧歇山饰以“二龙戏珠”琉璃浮雕,五彩闪耀,富丽堂皇。可惜,由于献殿的遮挡,无法看到正殿外观的全貌。

武功都城隍庙

武功都城隍庙

正殿内供奉的城隍爷,被唐太宗李世民敕封为“辅德王”,头戴王帽,与众不同,所以有“天下城隍戴相帽,唯有武功城隍佩王冠”的说法。为什么这里的城隍爷能够受到李世民的敕封呢?

相传,唐太宗李世民作梦,来到地狱,惊恐不已,面前有一条鲜血流成的河。突然,出现一名男子,将他背驮此河,还没有道谢,人已经离去。有一次,李世民经过武功,看到这里的城隍像,和梦中之人一模一样。于是,便加封武功城隍为辅德王,连升三级,端冕垂旒,以“王”自居。

武功都城隍庙

绕过正殿,来到寝殿,乃城隍庙最后一座建筑,原本为城隍爷休息之地,象征了“前朝后寝”的宫殿建筑格局。作为守护城池之神,城隍爷的原型多为有功于当地民众的英雄,后来被神化,以保护百姓。但是,武功城隍庙的城隍爷是谁呢?我查阅了很多资料,也不知道——

武功都城隍庙

除了精美的明代建筑以外,城隍庙的西南角还有一座碑廊,廊内竖立着好几块石碑,墙上镶嵌着大量墓志铭。另外,在最显眼的地方,还安放着一件巨大的石椁,不知出土于何处?也不知为何人使用?但是,从外观和体量来看,一定是唐代某位重要的皇亲国戚所用之物。

武功都城隍庙

武功都城隍庙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