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是个群星璀璨的时代,诞生出无数英雄人才,其中就有家喻户晓的诸葛亮。诸葛亮从出山起,就追随刘备征战四方,为匡扶汉室而奔波操劳,最终却是积劳成疾病逝五丈原。真可谓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公元223年,刘备已经被东吴陆逊打败,导致得蜀汉国力大减。这是继关羽败亡后,出现一些列损兵折将的连锁反应。与此同时,刘备在白帝城逝世,并委托诸葛亮辅佐后主刘婵。而诸葛亮刚接任积贫积弱的蜀国就操劳着,首先修好了与东吴的关系再次相结盟,取得东吴的战略配合,再者平定南方战乱,收复南蛮各族人心。同时还积储了北伐需要的兵甲物资,并操练三军,准备等待时机,北伐曹魏。可能很多人都认为,诸葛亮北伐是穷兵黩武,是自取灭亡之道。其实不然。

在当时,曹魏采取据守要塞的策略,大力恢复曹国实力。如若使曹国有时间发展国力,那么蜀魏间的差距只会越来越大,到时候蜀国只能坐以待毙。而诸葛亮主动出击就是博一丝希望,就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至少是很有机会的。话说,诸葛亮为完成刘备统一中原的遗愿,带领着举步艰难的蜀汉,不屈不挠地坚持顽强战斗。公元234年,诸葛亮亲率大军,开启了他一生中最后的北伐。这次,蜀国大军一路势如破竹,直取渭水之滨。这时候,魏明帝命大将军司马懿率军抵抗。而司马懿则是以逸待劳,拒不出战。

为了尽快解决这场战斗,诸葛亮多次叫阵,都被司马懿置之不理。诸葛亮还给司马懿送了套女人穿的衣服,以此刺激司马懿出战,当时魏军众将都以此为耻,纷纷要求出战。但此时,魏明帝唯恐将在外不听调度,就派辛毗为使者,持节赶赴魏军大营。由于辛毗刚正、执法严明,将领们不敢轻言战事,哪怕是司马懿屡次请求出兵,也被辛毗严辞拒绝。也有史料记载:“有一老夫,毅然仗黄钺,当军门立,军不得出门。亮曰:此必辛佐治也,吾命休矣”。于是,两军在五丈原对峙三个多月,诸葛亮欲进不能,欲退不舍,最终在操劳过度下,病逝五丈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