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江南向来是一个鱼米之乡,在我们的印象中,这里河流众多,灌溉方便,是产鱼、种产水稻的好地方。然而正是在这样秀丽的江南水乡,却有着一片面积达3000多亩的沙漠。这就让人非常疑惑了,气候温和的江南地区怎么会有沙漠呢?有点现实版“沙海”的味道啊!

在中国,只要一提到沙漠,大家肯定想到的是遥远的西北边疆区域。很少有人会轻易相信江南大漠的存在。实际上,江南大漠并非天然而成,早在1958年,亚洲最大的国有采矿企——桃林铅锌矿的4000多名工人就驻扎在这里开采铅锌矿石,然后每天运输尾砂到这里填补。日复一日,就形成了现在如此壮观的江南大漠。

江南大漠可以说是现代中国建设历史的烙印,面积达到3000多亩,深度可达50米,储沙量十分丰富,是迄今为止我国最大的人工沙漠。同时这座沙漠又是我国最值钱的沙漠,虽然这里的尾砂在人们的潜意识里是被当做废弃品的,但是运用到新生能源和工业生产中却是非常有价值的好材料。

“江南大漠”又名“银沙滩”,单单从名字上就可以看出这个沙漠与普通沙漠是有区别的。这里的沙子呈银色,尤其是在清晨和傍晚,沙滩在阳光的照射下会发出耀眼的银光,十分漂亮。在我国历史上还有一个有关江南大漠的故事,那时候有日本人来到这里,他们对江南大漠的沙子一见钟情,回去的时候都会捧一大把放进自己的口袋里,但是他们不满足,开始对我国的江南大漠产生觊觎,曾提出要用一斤大米换江南大漠的一斤尾砂。周总理听到后,直接就拒绝了,即便那时候中国的温饱问题还没有解决,国内急缺粮食。但是也绝不能将宝贵的中国资源交给日本,周总理还表示,尽管现在国内的科技依然很落后,但是他坚信,中国科技早晚有一天会出人头地,这些尾砂还能提炼出更多有价值的东西。

如今的江南大漠已经发展成为了一个旅游胜地,沙子除了用在工业生产上,还可以成为别致的美景。虽然还没有开发完,但是每年都会有很多游客不远千里来这里观赏游玩。虽然这座沙漠是人造的,但是它颗粒细微、砂质轻盈,在阳光的照射下银光闪闪,十分漂亮,再加上它地处江南水乡,有山有水,是内地绝无仅有的绝佳度假胜地。对亏了当年周总理的远见卓识,才保留了现在备受关注的江南大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