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教师说黑板

泾川县荔堡镇原董小学 赵军臣

我亲眼见证了黑板从诞生到消失的全过程。说来话长,还得从1974年的2月说起,当时刚从高中毕业的我由大队支部决定进入原苏村学任民请教师,每月5元钱的工资,记得原苏村学设在原董大队庙门队的一座古庙里,进学校时得上一个土坡,古庙围墙倒塌,教室设在三间拜殿里,具老年人说,这座拜殿原来里面有一丈八尺高的大佛和十八位罗汉造像,人们在此烧香拜佛,祈求平安,因此把它叫l"拜殿”。拜殿虽是土坯墙,但屋架刀刻的龙头兽像清晰可辨,可以看出刚盖起的拜殿是雕深画栋的,记的我刚进村学时,见到木制门牌己被涂刷了新标语…。又红又专。进入教室40多名学生坐着放在土墩上的长木板当櫈子,在高土墩上放长木板当课桌,在学生前面的墙上挖一个2米'长,1米宽,6厘米深的长方形,先涂一层泥,再涂一层′薄薄的水泥,干后用墨汁一刷便是当时的黑板,时间一长,黑板烂了,当时管理学校庙门队长,派木I工做了一块木黑板。再后来村学撤并到村小学,随着办学条件的改善,学生坐上了新桌椅,黑板也换成了水泥黑板。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党对教育投入力度加大,我们现在的原董小学把土坯房改建成水泥屋架的砖混房,把水泥黑板也彻底革命了,各年级教室都安装了电子白板,利用网络教学,是山村小学的孩子零距离接受新理念,新知识,看外面的世界。

现在再也见不到用墨汁刷的黑板了。

更为欣喜的是将多年的学前教育小学化改变了,新建起了标准化幼儿园,把水泥屋架的危房拆除,改建成了防震抗震即崭新又漂亮的标准化幼儿园,上级教育部门也为我村幼儿园配置了各种教学设备,如液晶电视,电脑,电子白板,电子琴,体育用品和各种玩具,还给我村幼儿园安装了空调。从黑板的变迁足以说明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我国从工业,农业,国防,教育,医疗卫生各个方面都发生着突飞猛进让世界注目的变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