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投中网 作者:王庆武

时隔一个多月,鼎晖创新与成长基金又一家被投企业登陆资本市场。

2018年7月9日,浙江芯能光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芯能科技)正式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为603105,成为能源产业链上又一新股。

芯能科技成功上市,也成为继欣锐科技5月23日登陆资本市场后,鼎晖创新与成长基金第二家成功登陆A股资本市场的被投企业。至此,2家通过股权转让实现了现金退出、2家实现了上市,另有10余家将在今明两年申报IPO或已经完成了新一轮融资,这个仅成立两年多时间的基金,正以出色的业绩聚拢市场目光。

鼎晖“芯能科技”投资团队

又有一家被投企业登陆资本市场

芯能科技于2008年成立,是一家以分布式光伏为核心的清洁能源服务商,为中国自持光伏电站领域的领军企业。目前专注于分布式电站业务的开发及运营,通过利用闲置工商业屋顶资源,开发可再生能源。招股书显示,芯能科技本次公开募集资金项目投资总额为8.9亿元。

2014年前芯能科技仍是一家传统的光伏产品制造企业。从2014年开始,公司就将业务的重心从传统的以硅片等太阳能产品研发与生产为主,转型升级为以提供分布式太阳能电站整体解决方案服务商。2015年9月30日,芯能科技在新三板挂牌上市。

2016年5月,芯能科技获得鼎晖创新与成长基金3亿元投资。

“项目团队初次推荐芯能科技,我们还是保持了一定的谨慎。”鼎晖投资创始合伙人、创新与成长基金管理合伙人王霖在接受投中网记者采访时坦言,其原因则在于光伏行业波动起伏太大。

但当与芯能科技董事长张利忠及团队有了深入接触后,王霖改变了看法。

与传统集中式光伏电站相区别,芯能科技采取了分布式形式,太阳能发电随发随用经济效益良好;同时,社会效益优秀。王霖介绍,芯能科技的累计装机容量,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24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约18000吨,同时可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约60万吨。“减排效果十分显著,完全符合国家的鼓励方向,这也与鼎晖投资的价值观相一致。”王霖表示。

此外,“我们当时很看好芯能科技团队,执行力非常强。为获得一个客户,张利忠董事长可以亲自跑二十几次。”王霖告诉投中网记者。

作为此次项目主负责人,鼎晖创新与成长基金高级合伙人王国盛向投中网记者介绍,2016年4月底,经朋友推荐,便开始与张利忠及芯能科技高管团队密切接触,“最初还是相当慎重,一段尽调后,我们判断该公司独特的商业模式具有非常高的投资价值,决定投资。”

事实也证明了此次决策的正确。“芯能科技是现在国内屋顶电站领域累计建成容量最大的一家。在屋顶这一核心资源的获取上,公司有一套成熟的打法,也有历史成绩证明其有效性。”王国盛介绍。

截至目前,公司累计开发的分布式光伏电站装机容量超过600兆瓦,位居全国前列。“从公司内在发展来看,我们认为还有很大发展空间。因为不仅工业用电、商业用电;还是工业屋顶、商业屋顶的利用,尤其民用领域的开发,都是得到市场欢迎的。”王国盛表示。

商业模式创新型被投接连上市

芯能科技成功上市,也成为继欣锐科技后,鼎晖创新与成长基金自2016年募集成功后,又一家成功登陆资本市场的被投企业。

此前,2018年5月23日,欣锐科技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欣锐科技是一家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为核心业务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也是国内最大的新能源汽车车载电源供应商之一。欣锐科技也成为鼎晖创新与成长基金所投第一家成功登陆资本市场的企业。

鼎晖创新与成长基金于2016年12月30日最终募资收官,此支基金共募集33.5亿元人民币和3.4亿美元,合计人民币57亿元。

王霖介绍,过去两年里,鼎晖创新与成长基金系统性地在大健康、科技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等领域,布局了超过20家在行业具有影响力的企业,已投金额逾30亿元,“绝大多数项目达到或超过预期”。如商汤科技、口碑、京东物流、丰巢快递柜、埃夫特机器人、和铂医药等。

例如,在物流行业,鼎晖投资了壹米滴答。壹米滴答成立于2015年,通过区域龙头加盟创新的商业模式,迅速成为“客户首选的、基于物流的综合服务平台。目前已在各区域龙头加盟、核心省区自营的基础上建立起一张全国性的新型零担物流网络。

财税行业,鼎晖投资布局了腾讯作为大股东的海南高朋科技,其中微信电子发票作为高朋科技其所构筑的“互联网+税务”业态圈层中的核心成员,通过微信电子发票平台,有效解决了发票开具、保存、转移、报销等一系列麻烦问题,大大提高各方运营效率,同时一年节约60亿元人民币发票用纸。

成都先导药业则是鼎晖投资在生物创新药领域的一大布局。王霖表示,“近年来中国新药研发一直在寻找突破口,但是研发基础薄弱,产业链不完善是最大的外部难点。而成都先导已经拥有全球最先进的,化合物数量最多的DNA编码化合物库和筛选技术,能帮助中国的创新药企缩短研发周期,提高新药研发的成功率。

在王霖看来,鼎晖投资在商业模式创新领域的投资围绕自身在大消费、传统制造业等方面的综合优势,紧贴技术创新、模式创新,以及与实体经济的落地结合,重点关注消费升级、智能制造、AI及其行业应用、新能源等几个方向的投资机会,专注挖掘和重构具有先发优势、具备创新商业模式的优质企业,并致力于与被投企业一同发展。

同时,鼎晖创新与成长基金一直都以解决社会痛点和提升社会运营效率,节约成本为投资导向。鼎晖创新与成长基金于2018年5月与蚂蚁金服共同投资的禧云国际,即是“为解决团餐市场行业高度分散、采购环节成本居高不下等现状和痛点”。禧云国际致力于打造团餐产业“品牌化、集约化、安全化、职业化、数据化”的行业标准化服务,极大推动了中国团餐产业的转型与升级,让天下没有难做的团餐生意。

新基金投后服务和退出机制走向台前

据投中网了解,刚刚成立两年的鼎晖创新与成长基金,所投企业已经有2家通过股权转让实现了现金退出、2家实现了上市,另有10余家将在今明两年申报IPO或已经完成了新一轮的融资。

对于这一成绩的取得,在王霖看来这是必然的结果。王霖表示,鼎晖创新与成长基金所投企业均是行业头部企业,不单追求经济效益好,同时也创造良好社会效益,“找到行业优秀的企业,帮它发展、壮大”。

这一投资逻辑背后则是行业的深挖。例如物流项目,包括快递、快运,到最后一公里,鼎晖投资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进行了深入布局,壹米滴答、丰巢及闪送皆是这些努力的成果。

再如生物制药领域,“我们把市场上50多家优秀企业都进行了筛选,最终投了几家。”王霖认为,好的企业靠的是深入挖掘,以及专业的判断,同时不断经营自身的圈子,汇聚优秀的企业家、创业者,建立充分信任,最终才能志同道合。

伴随被投企业的成长,王霖透露,鼎晖创新与成长基金目前的工作重心转向投后管理和退出执行上,一方面要力所能及地协调资源帮助被投企业成长,效率提升,包括兼并收购;另一方面加大退出的力度,推动企业上市,并通过资本市场实现退出,为投资者取得良好的投资回报。

“项目的表现都非常出色,到明年,鼎晖创新与成长基金1/3的金额将能够退出。”王霖表示,对这支基金的回报非常有信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