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怕写此类文章,尤其是现在,我的肚子里正有一个小生命在孕育成长,我的个人生活也因这个小可爱的到来变化很大,要多吃什么补充营养,要多睡保证休息,每次产检等待最终结果的过程,就像升级打怪兽一般,因为这这不仅是我的孩子,还是一个借着我的身体来到世界的独立个体,我既带他来,就必尽我最大的责任。

所以我认为就更要面对和了解,更要科普和学习,以此警醒自己,也警醒所有“爸爸妈妈们”。

一对如花似玉的双胞胎溺亡的新闻,这几天让我无比扼腕叹息。

这位妈妈说两个女儿跟着她从北京来青岛旅游,在海岸边玩沙子,妈妈就坐在离她们几米远的地方,看一会儿手机,看一眼孩子。哪里知道就发一个朋友圈的功夫,两个女儿就都不见了。

等再次看到她们,已经是天人永隔。

这是意外,也确实是疏忽。

一个大人要看两个已经能跑能跳的小孩,真的是非常不容易,我无法做到过分苛责,但世上没有后悔药啊,站在父母的立场,他们的确很难过很自责了,可如果站一站孩子的立场,监护人就要多背负一点责任了。

每个假期,都是孩子意外事故的高发期,其中很多悲剧都因父母疏忽照顾导致。

2岁大的男孩在一个水池边玩,他妈妈就在不远处打麻将,等发现他掉进水里的时候,孩子已经不会再睁开眼睛了。

同样四个家长在不远处玩扑克,他们的孩子就在一边自己玩水,结果这4家人的孩子全部溺亡。家长们瘫倒在地,哭得撕心裂肺,但孩子们还是回不来了。

还有1个妈妈带着自己4岁的儿子去游泳中心,儿子就在自己边上,她埋着头看手机,却没有发现儿子已经溺水,失去知觉。

据统计,1-4岁的孩子发生溺水是比例最高的,10-14岁的孩子次之,1岁以下的婴孩比例最小。

这些几岁大的孩子出事率如此之高,和家长的侥幸心理有很大关系,父母以为孩子已经到了会呼救的年纪,一旦发生危险,他们就在身边,肯定来得及援救,可事实是——

溺水的人,往往是悄无声息的。

他们往往吸水进肺,大脑在几秒钟之类就会出现半昏迷状态,头抬不起来,手也抬不起来,因为往上一抬手,身体就会往下沉。

所以看起来溺水者像是在划水,实际上他正在死去。

这就是我们屡屡看到孩子溺亡悲剧后面的,产生疑问的原因:孩子的父母没注意到,旁边同样在玩水的大人都注意不到吗?

别说大家都沉浸在自己的欢乐中,不易关注到别人家的孩子,就是看到了,因为不了解这些救援知识,也不会知道是孩子溺水了。

唯一的办法就是牢牢看紧你的孩子,放下你的手机,带孩子外出,一刻侥幸心理也不能有。

青岛救生协会会长还说:“如果在游泳的时候,你要是看到孩子头没抬起来,一定要过去托他一下子,他是在玩也无所谓,但如果是溺水,孩子的命就保住了。

于青岛溺亡的这对双胞胎只是在海滩边玩沙子,她们并不是下水去游泳的呀,怎么会最终被卷到海里去了呢?

因为当时没有任何人看到,所以并不知真实情况如何,但“离岸流”很有可能是带走这两个孩子生命的“海边杀手”。

所谓的“离岸流”就是指我们在海边玩水时看到的断层海潮,它会在人毫无防备的情况下突然出现,没有什么太大的波浪声,所以并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以平均2米以上每秒的高速袭来,并快速回卷。

别说是幼童,就是成年人也一样会被卷走。

也就是说如果这对双胞胎真的遭遇了吃人的离岸流,这位妈妈就是眼睁睁看着,她的两个女儿或许也救不回来。

所以这对双胞胎的溺亡事件,未必由妈妈刷朋友圈造成。

可灾难也并不是没有可能避免的。

首先,不是海边就可以随意玩耍。对大自然充满敬畏,遵守规则,会让我们和孩子离危险更远一点。

一定要去海边玩沙玩水,也要去正规浴场。

野海水浴场,看似风平浪静,但由于地形、地势原因,可能存在诸多暗流和暗礁海沟,且没有救援队、防鲨网、瞭望塔这些专业救援措施,都是危险因素围绕。

其次,退潮的时间、当天的天气、周边的环境,家长们带孩子去之前,要做深入了解。

像网友说的那样青岛的8月,几乎整个下午都是退潮时间,不仅孩子不适合去,大人也不适合去。

不要觉得这是小题大做,也不要觉得别家孩子出了意外,我家孩子就不会,这只是小概率事件,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啊。

这个世界并不安全。

我每天下班,写字楼下的广场喷泉就会聚集非常多的孩子,我提醒过几个家长不要让孩子直接进去玩水,但家长都不以为意。

不过就是这么点水,有什么危险的呢?

吉林一小女孩牵着自家的狗,穿梭在景观喷泉中,瞬间触电倒地,妈妈和奶奶及时上前,也遭电击,当晚小女孩就不治身亡了。

漏电危险是其一。

山东一名8岁男孩在昌邑文化广场喷泉内外穿行时,突然被一条高压喷泉顶起2米多高,然后重重地摔到了地上。喷泉的巨大冲力导致小杰直肠破裂,大小便失禁。

水压穿肠是其二。

此外,还有水质污染、湿滑易摔倒等风险,都要引起注意。

前两天,网上还有一则心酸的新闻。奶奶带4岁的孩子过马路,让孩子牵着她的衣服,哪料孩子慢慢地松开了手,结果被一辆车撞倒并向前拖行十几米,重伤住进医院。

尽管司机需要负责,但家长带孩子过马路的时候,一定要牢牢牵住他的手,并严格遵守交通规则。

我每天上下班的路上,都能看到很多家长带着孩子不走人行道,为了图方便,去横跨隔离护栏,我一个外人都胆战心惊的,不知道那些家长们是怎么想的。

还有,昨天刚看到的视频。

南宁一个男孩骑着扭扭车在马路上穿行,被车撞了,且抢救无效死亡。出事之前,男孩的妈妈还在道路中央喂饭,结果几十秒后惨剧就发生了。

/p>

/span>

家里也是危险重重,有一个惊悚的数据显示:孩子在家中发生伤害最多,占比44.5%。

济南一位妈妈见4岁儿子还在睡觉,爸爸在外地出差,家中无人,但妈妈想她很快就会回来,没想到回来,儿子就从11楼的阳台摔下去了。阳台有1.2的防护栏,上面还有窗户,但也没能拦住小孩,他们随便搬个板凳就爬上去了。

淄博3岁女童,被滚烫的猪油烫伤。事发时,孩子的奶奶正熬好了一碗猪油,孩子就跑过来抱奶奶腿,冲击之下,猪油就洒到了孩子的头上。

和这个女孩同一个病房的还有被烫伤的1岁男孩,他是被家中的暖水壶烫伤,整个右腿都有创口面。

这么多大大小小的意外,光是看看都心痛不安,就更别出事的家长和孩子了。

父母是全天下最难也最重要的职业,只要当上了,就不能下岗。养孩子也不能怕麻烦,怕麻烦的人就不要当父母。

时代不一样了,危险因素也增加了很多很多,高楼大厦、车水马龙、人来人往,有可能你我的一个不留神,就将永远失去孩子的生命,这种失去,不是每个人都能承受得起的……

所以当了父母,心就要一直提着往前走,走到孩子们安然无恙长大,我们再一起去给老天爷磕个头。

希望每一个宝贝,都能在爸爸妈妈的悉心守护下,健康平安。

再读两篇》》

金燕西那么爱冷清秋,为什么结婚后却辜负了她?

我们终于无爱可做,无话可说:有一种离婚叫心冷了

*作者:颜辞丨专攻两性情感的小仙女。放心,我不会帮你说话,我只会帮你过得更好。愿和你不拧巴,勇敢走天涯。微博:@颜酱酱儿,公众号:颜辞(id:yancisaid)。

/p>长按关注 ,谢谢转发

坏日子会过去,而你会留下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