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商、微众:互联网银行异路双雄


当前提不一致的时候,两项事物不能拿到一起比较,这是佛教因明学对佛门辩论者立下的辩论前提。第一消费金融不是佛门中人不用遵循这个规矩,所以会把近期发布财报的网商、微众趁热放在一起强行比较一番,目的却也是佛门中人经常干的事情,即开悟第一消费金融订阅用户——希望大家不要再把网商、微众拿到一起比较了。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网商银行和微众银行均为首批5家民营银行之一,是不在线下开设网点、只通过线上放贷的3家互联网银行之一。由于网商银行为蚂蚁金服牵头设立,微众银行为腾讯牵头设立,坊间乐于将两家银行放在一起作对比。

网商、微众:互联网银行异路双雄


实际上,从产品角度分析就知道,两家银行从一开始就是迥异的发展道路。

2015年5月,微众银行上线其第一款产品微粒贷,该产品是一款面向C端个人用户的信用贷款产品。而网商银行上线时的产品是只对小微企业开放的B端信用贷款产品网商贷

发展至今,微众银行核心产品依然是微粒贷,此外还有与第三方公司合作的微车贷,以及小微企业贷款产品微业贷。此前微众银行方面披露的数据显示,微众银行2016年笔均放款8000元,累计放款1987亿元,贷款余额方面微粒贷、微业贷和微车贷分别为517亿元、89.81亿元和55亿元,显示微粒贷占据绝对主流地位

网商银行方面,则一直是专注于服务小微企业,核心产品为网商贷和旺农贷。截至2018年末,网商银行累计服务小微企业1227万,在全国银行中排名第一,相当于微众银行的40倍。截至4月30日,这一数据已超过1600万家。

相比于自2015年成立之初就专注于服务小微企业的网商银行,微众银行发力小微企业贷款业务较晚。截至2018年末,微众银行累计服务小微企业34万户,仅相当于网商银行服务小微企业数量的2.77%,连零头都不到。

资产规模对比

2018年末,微众银行的总资产规模达到2200.37亿元,较之2014年末的817.03亿元狂增169%,是网商银行2018年末958.64亿元资产的2.3倍。2018年一年,微众资产规模净新增高达1383.34亿元。

网商、微众:互联网银行异路双雄


商业银行的资产规模由负债规模决定。微众银行也是如此,其资产规模能在2018年疯狂上升,源于其负债规模的快速扩大。

负债规模对比

2018年末,微众的总负债达到2080.96亿元,较之2017年末的733.72亿元增加183.62%,相当于网商银行2018年末的904.99亿元负债规模的2.3倍。

网商、微众:互联网银行异路双雄


从资产负债比指标来看,两家银行相差无几。2014年末、2015年末、2016年末、2017年末和2018年末,微众的资产负债比分别为1.21%、74.77%、87.11%、89.80%和94.57%。2015年末、2016年末、2017年末和2018年末,网商的资产负债比则分别为87%、93.10%、94%和94.40%。2018年末,微众和网商的资产负债比仅相差0.17个百分点,均处于较高水平,较头部商业银行(如工行、北京银行)的水平略高2至3个百分点。

微众银行的负债规模实现同比1.8倍的扩张,源于其在年报中提及的“重点加强了线上服务能力,解决了开业至今一直存在的存款短板,实现了资产和负债业务的均衡发展”。

存款对比

2018年末,微众银行吸收各项存款余额达到1545亿元,较之年初增长2795%,相当于网商2018年末629.79亿元的2.45倍。单看网商银行,实际上增量也非常可观,2018年末网商银行629.79亿元存款余额的水平,相对于网商银行2017年末的251.68亿元增长150.23%。

网商、微众:互联网银行异路双雄


由于3家互联网银行不能进行远程开设一类账户,此前微众、网商的负债均曾一度依靠同业负债,即资金来源为“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拆入和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项”,可以通俗地理解为以前资金来源主要是靠其他银行存放的款项。

网商、微众:互联网银行异路双雄


在2018年,微众、网商的存款方面均实现较大突破,存款负债比分别为74.23%、69.59%,较之上年末分别提升67个百分点、35个百分点,扭转了以往资金来源主要靠同业的局面。

业内人士告诉第一消费金融,微众银行在2018年存款激增,是由于财付通存在其他银行的约1500亿规模的备付金转存在了微众银行。

“微众这个是支付的C端客户底层开了微众银行二类户,此时个人在支付公司总账户名下的个人备付金,转成了二类户的个人存款(智能存款),其他货基或类货基产品也可以。总之是规避了‘若不做任何操作,114集中存管后在央行的备付金一分利息没有的痛点’”,业内人士对第一消费金融表示,“这是一个三方共赢的方案,个人、支付公司、商业银行都能从中受益,但也是一个打擦边球的方案。若真的大面积推广,备付金央行集中存管制度将形同虚设,有违监管初衷。预测未来央行会针对此现象进一步出台政策限制。”

存款同样猛增的网商,则是依靠该行APP上架的定活宝和随意存两款银行存款产品。在解决了吸储后,微众、网商获得可观的资金用于放贷。

放贷规模对比

2018年,微众和网商的贷款规模都有显著增长。2018年末,微众发放贷款和垫款期末数额为1198.17亿元,较之2017年末的449.2亿元增加164.7%,相当于网商银行2018年末的151.25%。网商银行方面,该行2018年末发放贷款和垫款数额为476.89亿元,较之2017年末的313.36亿元增加52.19%。

网商、微众:互联网银行异路双雄


此前有分析师测算,微众银行2017年净息差高达7.02%,远超银行业2.1%的平均水平。

微众银行高息差主要源于其核心产品微粒贷利率较高,再加上联合贷款模式(此前数据为微众银行与合作银行按2:8出资比例放贷,利息收入3:7分成)放大了利率收益,使得微众银行发放微粒贷实际最高费率可达27.38%。

较高的净息差,在放款规模不断扩大而不良率保持较低水平(2018年末微众0.51%,网商1.3%)的情况下,两家银行均取得不错的收益。

营收与净利润对比

2018年,微众营收首次突破100亿元,较之该行2017年的营收增长48.64%。2018年,网商的营收为62.84亿元,同比增加61.84%。

网商、微众:互联网银行异路双雄


净利润方面,微众2018年实现净利润24.74亿元,较之2017年增长70.86%,相当于2018年网商银行6.71亿元净利润的3.69倍。这里揭露了一个尴尬的事实是,网商服务小微企业的数量是微众的40倍,但净利润却只相当于微众的1/4。网商银行行长金晓龙表示,网商银行的目标本来就是做一家服务小微企业最多但利润最少的银行,要一直做“傻子银行”。

营业收入结构拆解

从利润表来看,2018年两家银行的营业收入,均核心依靠利息净收入、手续费及佣金收入这两项贡献。

微众银行方面,净利息收入为55.2亿元,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为44.24亿元,这两项合计99.44亿元,占微众银行营业收入100.2亿元的比例为99.15%。

网商银行方面,利息净收入为46.23亿元,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为16.35亿元,这两项合计62.58亿元,占据网商银行营业收入62.84亿元的比例为99.6%。


网商、微众:互联网银行异路双雄


2018年末,微众银行发放贷款及垫款为1198.17亿元,较之2017年末的449.2亿元净新增748.97亿元,而网商银行发放贷款和垫款为476.89亿元,较之2017年末的313.36亿元净新增163.53亿元。在发放贷款和垫款方面,微众银行规模显著大于网商银行,而微众银行的利息净收入2018年发生额55.2亿元仅比网商银行的利息净收入46.23亿元多8.97亿元,说明利息收入并非造成微众银行和网商银行总营收差距37.62亿元的根本原因。这也说明,微众银行和网商银行在贷款利率方面相差无几,但是,同样都是贷款费率较低,网商是服务小微,而微众是做现金贷,其间差异还是非常之大。

真正让微众、网商两家银行之间发生巨大差距的,是两家银行的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2018年,微众银行此项收入44.24亿元,较之网商银行此项收入16.35亿元要多27.89亿元。

一种解释认为,微众之所以较之于网商在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方面多很多,归因于该行的联合贷款,而蚂蚁金服方面人士回应第一消费金融称网商银行联合贷款只有很少的规模。

天风证券此前测算,微众银行2017年净息差高达7.02%,这源于微众银行核心产品微粒贷的高利率(不计算逾期后收取的费用,微众银行利率水平为最高年化18.25%,加权平均对客利率17%),并通过联合贷款模式(此前数据为出资比例2:8,利息分成3:7,这多收的10%利息相当于微众银行向合作放贷机构收的“连接设施服务费”。2017年末微众银行合作机构为50家,而50家机构分享微众银行75%的业务量)的杠杆作用放大。2016年12月顾敏透露,微粒贷占该行利润的8成。

由于微粒贷为联合贷款,微众银行与合作银行放贷出资20%,但获得利息收入30%,这对微众银行而言,是在不计算逾期费用的情况下,微粒贷实际综合年回报高达27.375%,而网商银行由于只有较少规模的联合贷款,并没有这样的丰厚回报。数据显示,网商银行的净息差在2017年为5.38%,到2018年为4.93%,息差远低于微众


网商、微众:互联网银行异路双雄


在营收、净利润方面落后的网商银行,却表示要继续做“傻子银行”,不以营收、净利润论英雄。

网商银行行长金晓龙表示,网商银行服务的小微商家的大部分,是遍布中国大街小巷的个体户、路边店,他们构成了中国民营经济的毛细血管,最微小也最有活力,每给他们贷款1万元,能为店铺带来3至5万元的营收。而根据国家统计局调查,每户小型企业能带动7至8人就业,一户个体工商户能带动2.9人就业,每一个小微商家,背后都有一家人甚至几家人的温饱需要支撑,因此帮助小微商家,也是助力经济发展及民生稳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