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第一本保险教科书《保险学》在沪出版,保险业第一位共产党员程恩树是一位上海人,中国共产党员领导下的保险组织为上海市保险业业余联谊会,最早的华商保险公司仁和保险也在上海,中国第一个保险系成立于国立上海商学院,首批10名学生毕业。馆藏中还有中国共产党员领导下的保险组织——上海市保险业业余联谊会“优胜纪念”章。

中国第一本保险教科书《保险学》在沪出版,保险业第一位共产党员程恩树是一位上海人,中国共产党员领导下的保险组织为上海市保险业业余联谊会,最早的华商保险公司仁和保险也在上海,中国第一个保险系成立于国立上海商学院,首批10名学生毕业……


讲述中国保险业变迁历程中的上海故事!《上海财经大学博物馆馆藏集萃·保险卷》发行


图说:《上海财经大学博物馆馆藏集萃·保险卷》首发 来源/新民晚报记者 易蓉 摄

今天,《上海财经大学博物馆馆藏集萃·保险卷》首发,该书收录了上海财经大学博物馆馆藏的老保单、老股票、月份牌、火标、保险文献等八大类最有代表性的126件(组)藏品。藏品中不乏珍品、孤品,这些珍贵馆藏也折射出中国保险发展变迁历程,其中也道出上海在中国保险发展历程中的特别故事。

中国第一家保险机构


讲述中国保险业变迁历程中的上海故事!《上海财经大学博物馆馆藏集萃·保险卷》发行


图说:馆藏中国第一家保险机构为谏当保安行保单 来源/上海财经大学博物馆(下同)

近代中国第一家保险机构为谏当保安行(Canton Insurance Office,Ltd.) ,1805年在广州创办,主要经营水火险和意外险,由宝顺洋行与渣甸洋行(1832年改为“怡和洋行”)轮流担任经理。1835年宝顺洋行退出合作。1836年怡和洋行另行成立谏当保险行(又称“谏当保险公司”或“广东保险公司”)。

在剑桥大学怡和洋行档案中,学者找到一封1805年10月26日从广州寄往加尔各答保险办公室的信,其中一句英文“there has lately have a Canton Insurance Office established here(最近这里设立了一家广州保险公司)”传达了至关重要的信息。此外,“谏当”翻译自“CANTON”,其实是广州的早期译法,也从侧面证明了保险业。

保险招商局与最早的华商保险

据学者赵兰亮《仁济和保险公司沿革考》的研究中提到,早在1872年近代中国第一家股份制公司轮船招商局创办之时,洋务派就已深知轮船与保险的关系。因此筹划时李鸿章等就已考虑保险问题,准备筹划保险公局。当时有人向时任招商局会办盛宣怀力荐英国人谋求保险职位,被盛宣怀婉拒说“保险局事,须俟秋中方有就绪,届时再当奉闻。”

1875年4月1日,轮船招商局福星轮在黑水洋面被怡和洋行的澳顺轮撞沉,溺死63人,船货全部沉失。虽然事后法庭判招商局胜诉,获赔银四万二千两,但因澳顺轮船主脱逃,招商局最后追到的赔款连四千两都不到,余数尽由招商局自己承担,损失巨大。这件事出动招商局的神经,也加快了创办保险业的步伐。

由此,1875年11月4日,轮船招商局在《申报》刊登《招商局告白》,落款为“保险招商局公启”,标志着保险招商局正式创办。

保险招商局开门营业几个月后,业务向好的激励下发起设立仁和保险公司。1876年7月再次在《申报》刊登公启。由徐润、唐廷枢、陈菱南、余富廷、郑秀山、姚筠溪、唐静庵、唐应星等积股25万两筹设。保险招商局与仁和保险公司的创始开启了中国新式金融业的帷幕,带来了新式保险业,也给投资者带来了回报。


讲述中国保险业变迁历程中的上海故事!《上海财经大学博物馆馆藏集萃·保险卷》发行


图说: 馆藏仁和保单也是目前所知存世最早的保单

保险业见证下的家国命运

战火纷飞,大后方工商业的迁移亦需要保险的支持。馆藏有一张共产党员保险员的履历表,中央信托局职员程恩树本籍住址为浦东高桥陈家街1号,现住宁波路86号,卒业于日新中学,曾在宁绍保险公司工作七年,任保单部职员及火险查勘员,现由中央信托局借调。他是目前已知的保险业第一位共产党员,抗战时期担任中共上海保险业支部第一任书记。1939年,经胡詠骐介绍加入中央信托局,奔赴大后方办理战时兵险。


讲述中国保险业变迁历程中的上海故事!《上海财经大学博物馆馆藏集萃·保险卷》发行


图说:共产党员保险员的履历表

馆藏中还有中国共产党员领导下的保险组织——上海市保险业业余联谊会“优胜纪念”章。徽章于1939年铸,长方形,宽2.4cm,长3.8cm,正面为手执火炬图案(“保联”的会徽标志),左下角为“保联”字样;背面有“第二届征求会员大会优胜纪念”“上海市保险业业余联谊会谨赠”“民国二十八年三月”字样。


讲述中国保险业变迁历程中的上海故事!《上海财经大学博物馆馆藏集萃·保险卷》发行


图说:上海市保险业业余联谊会“优胜纪念”章

“保联”为中共上海地下党领导下的广泛团结保险业职工和中上层人士的进步群众团体。为征求会员、筹募经费,“保联”每年组织一次征求运动,各公司的联络干事在征求运动中以公司为单位开展竞赛活动。“保联”为保险事业以及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

中共地下党组织创办的第一家保险公司是1941年11月28日创办于上海的大安产物保险股份有限公司(the Safety Property Insurance Co., Ltd.),注册资本50万元(法币),实收25万元(法币)。翌年5月11日正式开业。公司在天津、南京、广州、青岛、烟台、北平设分公司,武汉、苏州、无锡设代理处。1949年7月参加“民联分保交换处”。1952年1月1日参加公私合营新丰产物保险公司。


讲述中国保险业变迁历程中的上海故事!《上海财经大学博物馆馆藏集萃·保险卷》发行


图说:大安产物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保险单

馆藏大安产物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保险单,保户为庄继尧,承保对象为装修、家具、衣服行李、伙食燃料日用品,保险期限3个月,保额2000万元(旧人民币),保费3.5万元(旧人民币)。左下角有大安产物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巳生、经理周烈庆的签名及钤章。

这些红色文化保险文物颇具特色,尤其是保联那“手执火炬,拥抱光明”的标识让人热血沸腾,指引着进步人士为中共的壮大、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而前赴后继、不懈奋斗。

第一本教科书、第一个保险系——上海的保险教育

由王效文编著的《保险学》由商务印书馆发行,1925年初版,经李伯嘉、苏继顷审核,马寅初、吕岳泉分别作序,共分寿险、水险、火险、法律四编。马寅初在序言中称:“吾国向无所谓保险学,有之,自本书始。”


讲述中国保险业变迁历程中的上海故事!《上海财经大学博物馆馆藏集萃·保险卷》发行


图说:《保险学》

《保险学》是近代中国第一本保险学教科书,为近代中国保险知识的传播普及和保险教育的发展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当时,这本教科书红极一时,馆藏的多个版本也印证了这一点。


讲述中国保险业变迁历程中的上海故事!《上海财经大学博物馆馆藏集萃·保险卷》发行


图说:保险学系1950届华钟屿毕业证书

讲述中国保险业变迁历程中的上海故事!《上海财经大学博物馆馆藏集萃·保险卷》发行


图说:国立上海商学院首届保险学系毕业生合影

保险教育随后发展,1946年国立上海商学院(今上海财经大学)成立了中国第一个保险学系。馆藏保险学系1950届华钟屿毕业证书,盖有校务委员会主任褚葆一、保险学系主任关可贵的印章,并印有“为人民服务”字样。

新中国第一份保险刊物——《防灾》也在上海。《防灾》(创刊号),民联分保交换处主办,八开两面,1950年元旦发行。头版有发刊词、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华东区公司经理谢寿天“防灾防险工作为经济建设的重要步骤”的题词,以及施哲明在民联保险讲习会开办时的讲话等。


讲述中国保险业变迁历程中的上海故事!《上海财经大学博物馆馆藏集萃·保险卷》发行


图说:《防灾》

《防灾》(月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第一份保险刊物。旨在让更多的人树立防灾意识,向社会各界扩大保险宣传,加强同业间的交流。以函索即寄的赠送形式向社会发行。1952年2月停刊,共出版25期。

新民晚报记者 易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