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包興安

“高質量發展是一場關於要素分配、產業定位、發展方式、增長模式的全局性系統性變革。”吉林省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張依羣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說,繼續加大減稅降費力度,有利於增強市場主體高質量發展的動力。

4月2日召開的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指出,打好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攻堅戰,要堅持底線思維,堅持穩中求進,抓住主要矛盾。要穩定大局,推動高質量發展,提高全要素生產率,在改革發展中解決問題。

張依羣表示,在當前重點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的攻堅戰中,要保證不出現系統性金融風險爲底線紅線,進一步深入推動“三去一降一補”,重點是去槓桿,不斷降低金融槓桿、財政槓桿、企業特別是國有大中型企業槓桿,讓整個經濟從“追求高速度”轉向“注重高質量”發展轉變,爲政府、企業、社會減負降壓,從而推動產業實現從“中低端”向“中高端”的結構轉型和升級。

“國家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採取了全要素的結構調整優化。”張依羣認爲,金融上繼續加大去槓桿力度,全面加強投融資監管,推動金融改革和產業發展;財政上繼續加大減稅降費力度,普遍下調增值稅稅率,進一步擴大增值稅減稅優惠覆蓋面,一次性退還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的未抵扣稅收佔款,簡化增值稅稅率檔次,爲企業減負力度還會進一步加大;實現政府機構改革,合併國地稅徵收機構,推動放管服改革深化,建立“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次”的政府服務管理體系,釋放市場經濟活力等,這些都是國家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也將對中國的未來發展產生深遠影響。

萬博新經濟研究院副院長劉哲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近幾年,我國出臺了結構性減稅降負的措施,部分企業稅負得到了一定改善,全面推行“營改增”後,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重複徵稅的問題。此輪增值稅減稅政策受益面廣,相較於之前的結構性減稅降費和稅制改革而言,見效更快,有利於提升微觀主體的經營和投資活力。同時,財政部發布的集成電路行業企業所得稅的優惠政策,是對於先進製造等新供給行業進行結構性減免所得稅的重要實踐,與增值稅普惠減稅政策形成良好互補。

劉哲預計,今後在先進製造、現代服務業等領域,以及共享經濟、信息經濟等新業態的結構性減稅政策,預計將會持續出臺,緩解這些企業在初創期的資金壓力,加速進入企業供給擴張階段,對於整體經濟的高質量發展起到更有效、更迅速的推動作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