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麻醉药物注入椎管的蛛网膜下腔后者硬膜外腔,脊神经根受到阻滞使该神经根支配的相应区域产生麻醉作用,统称为椎管麻内醉。根据注入位置不同,可分为蛛网膜下腔麻醉(腰麻)、硬膜外阻滞、腰硬联合麻醉。”

以上是教科书上关于椎管内麻醉的定义,广大患者可没有那么清楚,有的患者因为其大多数打在腰上称之为“腰麻”,或者区别于全身麻醉称之是“半麻”。主要适用腹部及盆腔手术,肛门及会阴部手术,下肢手术。但是对于儿童或者有精神疾病不能配合的患者,严重贫血及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穿刺部位有感染的患者,脊柱外伤的病人和严重腰背部疾病患者则不适用。

椎管内麻醉穿刺成功与否,在一定程度上还取决于患者是否配合,常用的体位为侧卧,患者背部与手术台边沿相齐、于床面垂直,屈曲两条大腿尽量贴近腹部,低头使下巴尽量靠近你的胸口,如同虾米一下蜷成一团,使得整个脊柱暴露出来,充分暴露脊椎间隙有利于麻醉医生的操作。姿势摆好以后要保持,不能随便改变。对于部分患者这个姿势稍有不适,但整个过程只有约几分钟,稍加坚持大多都能做到。

摆好姿势后,麻醉医生会在你的背部确认穿刺间隙,然后开始操作消毒,你会感到背后一凉,消毒后铺巾,医生会再次确认穿刺间隙,然后在穿刺点用注射器打一个小局麻,稍有疼痛,有患者在针尖一接触皮肤,就因为怕痛扭动身体躲闪,不用害怕,局麻完善后,才开始用穿刺针穿刺,这时会有点酸胀的感觉,值得强调的是,这时你千万不能随意动作,有不适的话及时和麻醉医生沟通。

在穿刺过程中,针头可能碰触到脊神经根,这时候你会有一侧腿不自主抖动一下或者像过电的感觉,不必紧张,告诉麻醉医师是哪一条腿发生了这种情况,有助于麻醉医生调整进针方向。

穿刺到位以后,麻醉医生会向椎管内注射麻醉药物,你就会觉得自己屁股或腿有些发热发麻了,有时候还会在硬膜外放置一根导管方便术中追加药物。然后翻身躺平,有时候可能还会调节床位,以达到适当的麻醉平面,你会感觉到身体某个部位以下逐渐失去感觉,顺序为血管舒缩-温觉-痛觉-触觉-运动-压力感-本体感觉,最后如同不属于自己一样,麻醉医生会用酒精棉签或者细针轻轻测试你的感觉消失范围以便确定麻醉平面,判断是否能够满足手术要求,同时也确保麻醉平面过高而影响循环和呼吸。

绘图:邢菲

在此期间,麻醉医生会询问你的感觉,例如有没有胸闷心慌、,口唇麻木,呼吸困难等,一定要如实回答,另外如果有任何不适也请及时告诉医生,医生会给予相应的药物和措施处理。

手术过程中可能会因为血压降低以及手术牵拉反应引起恶心呕吐,这时头应偏向一边,千万不要呛着或者让呕吐物流进气管里。

还有部分患者受椎管内麻醉后,有的患者会有寒颤的感觉,这与麻醉区域的体表皮肤的血管扩张,机体散热增加,加之手术室内温度设定稍低以及消毒时皮肤暴露于空气中,所以会出现寒战感觉,患者不要太紧张,消毒完成后会铺上的手术单也会气道保暖的作用。

有部分接受腰麻的患者术后可能会出现头痛,麻醉结束后去枕平卧6小时,适当补充液体,并且保证充足睡眠可减少头痛的发生。

另外椎管内麻醉也常会引起尿潴留,一部分因为麻醉药物阻滞支配膀胱的神经,领一部分与患者不习惯卧位排尿有关,所以很多患者麻醉后需要下尿管进行导尿,不必担心,麻醉后导尿是没有任何不适感觉的。

穿刺部位疼痛很少见,个人体质不同,程度不同,一般因为穿刺韧带损伤引起的,可在医生的指导下热敷理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