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图中的85岁的马努,现住在温达文市。据她所说:“曾经我在别人家里洗衣服赚钱,但是,不幸的是让雇主们知道了我是寡妇的身份,她们会立刻把我赶走。”因为,在印度,寡妇是一种身份的耻辱。虽然延续了近千年的“寡妇自焚”习俗到目前为止已经被禁止了。但是,寡妇在印度的生活仍然是非常凄惨的,通常他们被社会排挤,甚至遭到家人的抛弃。

印度的一个避难所收留2万多名寡妇,她们在年轻时就已被家人抛弃

这是温达文市2万多名寡妇的家,也就是避难所。这些避难所大都是由政府提供。但是,也有少数的民营企业和非政府组织也在提供这样的避难所。因此,聚集了2万多名寡妇的家的这座被印度教尊崇的神圣城市,变成著名的“寡妇城”。(据一位67岁的老人所说:“在丈夫死后,孩子们便抛弃了她。于是,她靠步行,偶尔搭乘卡车,或者是睡在路边,历经千辛万苦到达了温达文市的避难所。”

印度的一个避难所收留2万多名寡妇,她们在年轻时就已被家人抛弃

这是80岁的玛雅,她说:“在这里,成为寡妇是对女人最大的诅咒。我非常的渴望受到尊重,受到公平的对待。”

印度的一个避难所收留2万多名寡妇,她们在年轻时就已被家人抛弃

据寡妇收容所的一名寡妇所说:“在我11岁时嫁给了40岁的丈夫,在丈夫死去后我便遭到了家人的抛弃,但是,由于没有经济基础,并没有人愿意帮助寡妇。而幼小的女儿也死于营养不良。在女儿死后,我决定前往温达文市。”因此,我觉得女人应该比丈夫先死,这样就不用遭受地狱般的生活了。” 而这些已经被被家人赶走的寡妇。她们共同相约在了寡妇城的各大收容。历经苦难的她们相互陪伴,找到了彼此之间心灵的慰藉。

印度的一个避难所收留2万多名寡妇,她们在年轻时就已被家人抛弃

这张图是一位老妇人,据她所说:“在自己9岁的时候,便被迫嫁给一个40岁的男人。由于实际年龄差距太大,不久后,男人就死了。因为,我一个年轻的寡妇便回到了父母的家。但是,回到家中,我的父母让我剃头,逼我去乞讨,所以我逃到寡妇避难所,因为在这里可以找到处境相同的人,找到彼此间心灵的慰藉。现在,年龄已经85岁的高龄了。”

印度的一个避难所收留2万多名寡妇,她们在年轻时就已被家人抛弃

这是82岁的艾达,她说:“这个寡妇的身份,是个终生的抗争和屈辱。我在寡妇避难所已经住了60年了。我已经忘记了家乡的样子。在这里的我每天都在等死,我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

印度的一个避难所收留2万多名寡妇,她们在年轻时就已被家人抛弃

在寡妇避难所的一位高龄73岁的米莉说:“在丈夫死后,无家可归的我便回到父母的家中。但是,我的生养父母却都变成了怪物,不接纳我,不接受我,并且他们殴打我,还让我挨饿,更过分的是还不允许我进入主屋跟其他家庭成员呆在一起。于是,感觉生活无助的我便我逃跑了,来到了温达文市。来到了寡妇避难所。”

印度的一个避难所收留2万多名寡妇,她们在年轻时就已被家人抛弃

这也是寡夫避难所的一名成员,同时,她也是65岁的米斯特里。据她所说:“在我的丈夫死亡的时候,当时,我仅仅只有18岁。应该说才刚刚成年。但是,我的家人认为,成为寡妇的我会带来厄运,所以,我和其他人一样,逃离来到了温达文市,在这里成为我最后的避难所。”

印度的一个避难所收留2万多名寡妇,她们在年轻时就已被家人抛弃

这是90岁的洛丽塔,她说:“在我的丈夫过世之后,我的4个孩子,1个儿子和3个女儿,我把他们留给了我父母,因为我不想让他们跟着我遭罪。过着不幸的生活,在这些年来,在我的四个孩子当中,仅仅只有儿子来过,来确认我是否还活着。”

印度的一个避难所收留2万多名寡妇,她们在年轻时就已被家人抛弃

这是65岁的一名老妇人。她说:“我从来没有想过我会出去乞讨。在我的丈夫过世后,我就被我的家人强迫出去乞讨。但是,值得幸运的是,有位好心人帮我,给我买了火车票。于是,我乘坐火车来到寡妇避难所。”网友们。你们怎么看,谈谈你的看法吧                                                                                        图片来源于网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