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善正平

4月2日,轰轰烈烈的战斗正式打响。中国不是吓大的,不惧任何形式的挑衅和威胁,用大使先生的话说就是:“我们一定会反击,我们会报复。如果有人玩厉害的,我们就和他们玩厉害的,看谁更持久!”

有对抗就必定有损失,但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没有缓不过来的压力,关键时刻必须有壮士断腕的胆魄!

当年,没落的清王朝被外敌控制海关,操纵税率,大肆倾销。觉醒的国人开始思考与谋求冲出困局,民族资本主义发芽、成长、壮大,轰轰烈烈走上了实业救国之路,也拉开了对外贸易商战。

图:民族资本企业创建的缫丝厂

1914年到1920年代初,由于西方陷入“一战”,对华资本输出和商品输出大大减少,这个原本被洋货充斥的市场,给民族工业腾出了消费空间。民族工业产品的国内市场陡然扩大,商品价格上扬,利润大增,刺激了各界投资,我民族工业迎来了一个“黄金时期”。

图:伦纺纱局进口的大型机械投入生产

民国建立后,在当局的统筹下,从1927年开始施行有组织、有计划的对日“经济绝交”政策,并于1928年“首都各界反日活动委员会”的成立事件为活动的高潮,长达三年的“绝交”活动战果硕硕,日资在华如火柴、棉纺品等产业被彻底清除,无可挽回地被民族品牌所替代。

图:抵制洋货大游行

1919年,爱国浪潮汹涌澎湃,抵制洋货被认为是极具爱国色彩的实际行动,“抵制”成为了强大的武器。这种世界上最古老的“非战手段”,放大了中国微弱的声音,促进了民族资本企业的迅速崛起。

1921年第一代国产“番茄沙司”问世,在质量方面超过了国外产品,它的研制者石永锡在1930年建立梅林罐头食品公司,开创了国产番茄酱品牌的历史。优良的品质、上佳的口感使梅林赢得了广泛称誉。梅林的不断壮大积累了雄厚的资本和广阔的市场,它的特殊意义在于中国人从被动地接受洋货或单纯抵制转为主动地出击占领外国市场,这是近代商业发展的巨大进步。1933年梅林的番茄酱参加了在芝加哥举办的世博会,获得了“大会感恩”奖和“成功合作”奖的荣誉。

图:遇袭前的三友实业社厂区

1932年淞沪抗战,日寇借口“日僧”事件袭击三友实业社。上海有众多厂家,为什么日本唯独挑到了三友实业社?这是有原因的。

创办于1912年,以棉布、毛巾为主要产品的三友实业社,因经营有方,产品质量不断提高。特别是其生产的“三角牌”毛巾风靡全国,使曾经独霸市场的日本“铁锚牌”毛巾销路日见减缩,引起了日方仇视。“九·一八”日军侵占我东三省后,上海掀起抗日热潮。日商瑞和毛巾厂销路受限,被迫歇业,日货铁锚牌毛巾也于1923年完全退出中国市场,“三角牌”谱写了我首次家纺工业的商战胜利。

图:三友实业社生产的“三角牌”毛巾

如今,“MADE IN CHINA”的以高性价比、高技术含量走向世界,“新国货”迅速崛起。今日之中国,非他日之中国,我们有底气,有勇气,有实力应对一切挑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