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俄罗斯国防部的数据,自从叙利亚政府军2月中旬开始针对大马士革郊区东古塔的行动以来,已经有超过15万当地民众撤离至政府开设的多个收容中心。近日,央视记者就对一处收容中心进行了探访。

  霍尔杰拉收容中心位于大马士革南郊,是大马士革周边收容东古塔居民条件较好的地区。尽管如此,收容中心水箱的水在一早就已经用光,从公共厕所的使用到临时诊所看诊,东古塔居民仍然排起了长队,临时诊所的设备和药品更加有限。

  

  东古塔撤离居民:我在排队领药,但是我的胸腔痛,要诊断需要X光机,这里没有。这里也没有牙医,我希望他们可以提供口腔诊所。

  不过,并不是所有人都对目前的状态怨声载道,相比东古塔曾经不断的战火,一切都可以承受。阿纳斯就很乐观,他从朋友手中凑来一些钱,在收容中心里售卖零食,希望能够赚到一点钱。如今,小贩们让收容中心看起来更像一个小村落。

  东古塔撤离居民 阿纳斯:收容中心所有服务都有,吃喝的也都够,问题是工作我们都很努力,我们能做任何工作。

  虽然阿纳斯比较乐观,但收容中心实际却面临着很大的压力。

  

  央视记者 徐德智:我现在所在的这个收容中心其实是自叙利亚危机爆发之初就开始建造的,大家可以看到我身后已经有一些成排的比较简陋的房屋。但是由于这一次东古塔行动导致从东古塔撤离的居民过多,所以这样成排的简陋楼房已经无法容纳这么多人。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一片区域实际上已经有很多的帐篷了。根据我们的了解,其实到目前为止,在这样子一个收容中心当中已经有17500名来自东古塔的居民,而这个数字在未来可能还会增加,这已经大大超过了这个收容中心的承载能力。

  

  在帐篷区,从东古塔刚撤离的人们几乎是两手空空来到了这里。从毯子到帐篷架子再到帐布,一切都是由叙利亚红新月会及其他人道机构所提供。刚刚撤离东古塔的哈立德说,他最不习惯的就是,在收容中心一切都无法自己做主。

  东古塔撤离居民 哈立德:在这里你动弹不了,除了吃喝睡什么都不能做。

  实际上,在其他地区的东古塔收容中心基础设施的情况更加不容乐观。联合国人员曾呼吁国际社会,进行更多针对收容中心的援助。

  联合国驻叙利亚人道主义协调员 扎塔里:收容中心不是酒店,运营和在其中生活都很艰难,每天一个厕所使用人数是50,这是国际标准。在好多地方这个数字超过了100和300。

  目前,东古塔的居民们希望,剩下的武装分子可以尽早撤离,政府军能够尽快完成对他们家园的后续排雷等行动,以便尽早返回家园。

  东古塔撤离居民 阿纳斯:没有什么地方比家乡更好了,但在家乡变安全、武装人员撤离前,我不会回去,因为我们在家里遭受了好多苦。

  不过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十几万的东古塔居民还需要耐心地在收容中心等上很长一段时间。

相关文章